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就。系列报道《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治国理政纪实》今天播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绘出美丽中国更新画卷》。
今年7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时隔5年再次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入分析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深刻阐述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在这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最高规格的大会上,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今年以来,总书记在首都北京参加的两场活动体现了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身体力行和引领青少年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深远谋划。
今年4月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坝中心公园的植树点,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
总书记说,这是我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第十一次参加植树活动。他对在场的中小学生说,等你们也成了父母辈了,也要让你们的子女子孙继续植树,一代一代做下去,美丽中国就是这么建设出来的。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走进这里的学生农场,与正在开展农业种植活动的孩子们交流。
总书记说,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通过生动活泼的劳动体验课程,让孩子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我感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灵。
绿色,是美丽中国最鲜明的底色。绿色发展,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
今年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国内考察行程当中,总是不乏绿色足迹。大江南北,一草一木,总书记念兹在兹,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
在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书记强调,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在四川广元古蜀道上的翠云廊,总书记走进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要求把古树名木保护好。
在山西运城,总书记指出,黄河流域各省区都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不能做。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国之大者”。与中国改革开放同龄的“三北”工程,如今已到关键期、攻坚期。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的首站来到巴彦淖尔——“三北”工程建设的最前沿。他到乌梁素海,看湖;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看田;到国营新华林场,看林和沙;到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看水和渠。
考察期间,总书记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指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尤其是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6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中环产业园考察时,总书记指出,能源建设不能光靠传统产业,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绿色中国。
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总书记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充电桩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5%、54.5%、53.1%,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4%,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绿色转型成效显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秘书长 黄承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打破了西方工业文明发展以来关于发展和保护的二元悖论。通过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又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表明我们有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赢道路。
今年8月15日,中国将迎来第一个依法设立的全国生态日。18年前的这一天,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首次提出的日子。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将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携手各国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