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新闻多一点丨汉中市博物馆:汉风汉韵 源远流长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7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汉中市考察

参观汉中市博物馆有关历史文物展陈

了解汉中历史文化、文物保护情况

汉中市地处陕西省西南部

北依秦岭、南凭巴山

自秦设汉中郡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

汉高祖刘邦在此筑坛拜将

开启汉室基业

陕西省汉中市汉江两岸景色。新华社发(李伟 摄)

历经千年,汉风汉韵、源远流长

汉中市博物馆

由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三处历史遗存组建

是汉中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现有馆藏文物5220件

其中一级文物45件

走进博物馆,迎面一座高台

据文献记载是刘邦的宫廷遗址——古汉台

古汉台坐北朝南

是人工夯土建成的

具有典型秦汉宫廷风格的遗址

近日拍摄的陕西省汉中市博物馆内的“汉台”石碑。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古汉台的最高处是一座望江楼

望江楼曾是汉中的最高建筑

过去登临望江楼向南眺望

一眼就可以看见汉江

是人们饱览汉中风光的上佳去处

正所谓:“汉水东流几千里,秦云北望第一楼”

近日拍摄的陕西省汉中市博物馆望江楼。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位于古汉台馆区的褒斜古栈道陈列室

展示了秦蜀古道的悠久历史

汉中因境内有七条古栈道

也被誉为“栈道之乡”

七条古道中

褒斜道因成道早、持续久、规模大

而广为人知

近日拍摄的陕西省汉中市博物馆褒斜古栈道陈列室。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古汉台馆区馆藏的“石门十三品”

由十三块大型摩崖石刻组成

被誉为“国之瑰宝”

近日拍摄的陕西省汉中市博物馆“石门十三品”陈列室。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因修建石门水库

文物工作者在水库蓄水前

选取了淹没区内不同历史时期的精品石刻

凿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中进行保护

近日拍摄的陕西省汉中市博物馆“石门十三品”陈列室。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石门十三品”主要包括

《石门》《鄐君开通褒斜道》

《衮雪》《石门铭》《石门颂》等

其中《石门颂》被称为汉隶精品

与陕西略阳《郙阁颂》、甘肃成县《西狭颂》并称“汉三颂”

1936年问世的中国权威工具书《辞海》

封面字就选自《石门颂》

《石门颂》内的“辞”“海”二字。(资料图片)

“石门十三品”不仅是研究褒斜古栈道和汉中水利建设的珍贵史料

也是研究汉魏书法的实物标本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漫步馆区

可见古树遒劲挺拔、庭院古朴典雅

古韵扑面而来

近日拍摄的陕西省汉中市博物馆。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拜将坛、饮马池历经岁月风雨

如今游人如织

拜将坛始建于公元前206年

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的古坛场遗址

是“崇才尚智”的象征

饮马池则相传为刘邦驻军汉中时的饮马处

现存有对联“神龙能作苍生雨,饮马常怀赤帝风”

近日拍摄的陕西省汉中市博物馆。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近年来,汉中市博物馆不断丰富展陈内容

集遗址保护、文物收藏、保管研究、展示教育、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探寻中华文脉

记者:石志勇、张斌、刘潇、孙正好

视觉|编辑:张爱芳、包昱涵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陕西分社联合出品

相关新闻
书写中华文明新篇章:以文物保护利用绘就文化传承发展新画卷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伫立在中华文明的岁月星河,遍布中华大地的一件件文物串联起历史的脉络,突出展现着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演进和中外文明交流的历史图景。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政现场说丨保护历史文化 共建美好家园

6日上午,在江苏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了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是苏州古城迄今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昆曲、评弹、苏绣、缂丝等苏式非遗聚集于此,演绎着原汁原味的姑苏市井生活风情。 近年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采取“修旧如旧,保存其真”的修缮方式,在保留近8000...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古城悠悠

编者按:“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登古城、访书院、寻文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探寻中华文明、守护中华文化始终饱含深情、念兹在兹。央视网《联播+》栏目特别策划《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

千年古都焕发时尚活力【组图】

游客在西安城墙南段上游览(2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古都西安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持续聚焦文旅融合、不断培育新型消费业态等方式,推动城市建设更新。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商圈、创意街区、潮流市集、公园营地的涌现,不但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为古城...

文物保护与修复在创新中传承

清垢除锈、砌砖垒墙、削木钻孔……219名高手同台竞技,在方寸之间用指尖技艺让一件件文物获得“新生”。3月26日,汇聚了全国27个省市文物行业技术人才的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山西太原落下帷幕。   2016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大火,让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走入了大众视野。不过,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技艺传承……在外界关注的背后,这些依然是摆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