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中央网信办:即日起开展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记者今天(27日)从中央网信办获悉,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健康安全网络环境,中央网信办自即日起,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通过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上涉未成年人突出问题,全面压缩有害信息隐形变异的生存空间,坚决遏制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行为,进一步提升学习类App、儿童智能设备等专属产品服务信息内容安全标准,有效解决网络沉迷问题,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成长的网络环境。

针对未成年人用户数量较大、对未成年人具有显著影响的网站平台以及儿童智能设备,从深从细全面整治,从严从重处置处罚,持续净化网络生态。重点聚焦以下7方面问题:

1.有害内容隐形变异问题。一是以谐音词、变体字、表情符号等形式传播色情低俗、赌博迷信等内容;二是利用视频剪辑、影视二创、动漫改编等方式集中展示涉未成年人血腥暴力等画面;三是通过外链、浮窗、二维码、账号信息等进行色情引流;四是儿童智能设备自带及第三方App,语音、文字搜索结果中存在涉黄涉暴内容。

2.网络欺凌问题。一是使用网络烂梗对未成年人进行侮辱谩骂;二是对未成年人进行“人肉搜索”,恶意传播泄露未成年人隐私的欺凌视频;三是通过恶意P图、编造谣言等,诋毁未成年人。

3.隔空猥亵问题。一是借“个性交友”“童星招募”“有偿收图”等名义,诱骗或胁迫未成年人进行在线裸聊、作出淫秽动作、提供裸照视频等;二是通过群组、私信等渠道向未成年人发送色情图片、淫秽语言;三是在涉未成年人账号、文章页面发布低俗色情跟帖评论,诱导不良交友或实施性引诱。

4.网络诈骗问题。一是以“内部人员”“含泪转让”等名义向未成年人虚假售卖演唱会门票,实施网络诈骗;二是以免费游戏装备、投票返现、盲盒抽取、粉丝抽奖等名义诱导未成年人加入群聊,诱骗转账汇款;三是诱骗未成年人提供社交账号、支付密码等用于网络诈骗活动。

5.不良内容问题。一是发布校园主题剧情演绎类视频,以偏激方式丑化学校形象,鼓噪师生矛盾,美化顶撞老师等行为;二是渲染家长“压迫”“压榨”孩子,恶意编造虚假家庭矛盾等内容;三是诱导吸烟、饮酒、文身、旷课等不良行为;四是通过虚假摆拍鼓吹“霸凌风”“家暴妆”等畸形审美,传播以强凌弱、以暴制暴等不良内容。

6.网络沉迷问题。一是诱导未成年人长时间观看直播短视频;二是利用算法向未成年人集中推送诱导沉迷内容,形成信息茧房;三是通过聊天交友、虚拟空间装饰等娱乐功能诱导未成年人消费;四是向未成年人违规提供网络游戏账号租售服务,教授未成年人破解防沉迷系统、绕过青少年模式。

7.新技术新应用风险问题。一是利用“AI换脸”“AI绘图”“AI一键脱衣”等技术生成涉未成年人低俗色情图片视频;二是利用所谓“阅后即焚”的密聊软件诱骗未成年人提供个人信息,诱导实施违法行为;三是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制作发布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

各地网信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周密组织部署,扎实推进落实。

(一)突出工作重点。要重点巡查未成年人较为活跃的网站平台、产品功能和位置版块,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整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及时发现处置各类反弹反复、隐形变异问题。对重点难点问题要持续督导、一抓到底,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二)压实平台责任。要压实网站平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主体责任,督促属地平台成立工作专班,对照专项行动要求,全面排查自身产品服务,制定细化整改方案,强化重点环节内容管理,严格规范功能版块设置,创新优化保护措施,切实提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能力和水平。

(三)从严处置处罚。重拳打击涉未成年人违法违规行为,对违规账号从严从重采取禁言、关闭、纳入黑名单等处置措施,对存在突出问题的网站平台依法采取下架、关闭等处置措施。要及时通报曝光典型处置案例,形成有力震慑。(总台央视记者 张岗)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美国再发意外枪击案:肯塔基州7岁儿童开枪打死5岁儿童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当地时间6月19日,美国肯塔基州一名7岁儿童在家中开枪打中一名5岁儿童,致其当场死亡,警方初步确认为意外,调查仍在继续。 非营利组织“为每个城镇带来枪支安全”(Everytown for Gun Safety)的数据显示,今年到目前为止,美国已发生150多起儿童意外枪击事件,造成至少58人死亡和101人受伤。根据吉福德防止枪支暴力法律中心的数据,...

长乐发布6起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日前,长乐法院发布6起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旨在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评价指引功能和警示教育作用,倡导全社会共同为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和社会环境。 1.未成年人网络交友不慎被性侵 王某某(男)通过社交网络结识被害人林某某(女,未成年人),在明知对方是未成年人的情况下,以给予少量现金作诱饵、公开裸照为威胁,多次对林某某实施接触式或...

爸爸坐牢妈妈残疾 女儿无人抚养咋办?厦门中院发布涉未成年人刑事典型案例

台海网6月1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芯雅 陈捷 杨希 通讯员 厦法)爸爸打人被判刑,妈妈残疾,上初三的女儿谁来管?未成年人因琐事持刀伤人,该当何罪?如何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近日,厦门中院发布涉未成年人刑事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敲响警钟。 案例1 爸爸打人妈妈残疾,女儿谁管?   此前,被告人王某驾驶电动三轮车行驶至集美区滨水青少年宫门口路段时,...

下单成年陪玩来的却是未成年人?记者调查陪玩行业乱象

“学生,陪玩游戏,周末接单”“线下陪玩,超短裙、黑丝,你想让我怎么穿都行”“不露脸陪玩每10分钟148元,露脸陪玩每10分钟228元”……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陪玩这一新兴事物时,看到或收到的陪玩信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陪玩”悄然兴起。记者调查发现,找陪玩可以通过平台或群聊等多种途径下单,且陪玩形式不仅包括打游戏、陪游玩等,...

法定监护人,能卖孩子名下房产吗?

台海网6月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曾艺轩/文 杨希/漫画 通讯员 海法) 法定监护人未经同意把未成年女儿名下的房子卖了,合法吗?儿童被宠物狗追逐扑倒,能主张精神损失赔偿吗?离婚协议的约定和孩子的意愿不同,该听谁的……   近日,海沧法院发布了一批与儿童权益有关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