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中国空间站逐梦苍穹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视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建设航天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断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日前,神舟十六号腾飞,神舟十五号凯旋,中国空间站闪耀太空,新时代的中国在浩瀚宇宙书写了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这是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的第二次会师,这次会师首次实现了三代航天员齐聚空间站,空间站首次迎来了三个类型的航天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航天发射场,与航天员亲切通话,接见航天参试人员。2021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亲切通话时指出,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2020年5月长征五号B首飞,拉开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的序幕,到神舟十六号飞天,我国密集实施了14次发射、4次载人飞船返回、11次航天员出舱,5个飞行乘组15名航天员接续在轨驻留、轮换,空间站如期建成,在探索浩瀚宇宙的新征程上跑出中国航天的“加速度”。

  围绕空间站任务,工程全线加强自主创新、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先后突破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制出6型飞行器和2型火箭,货运飞船货重比居世界第一。完善形成了完备的陆海天“三维一体”测控体系,独立自主研制出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突破再生式环控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

  新时代新征程,工程总体将统筹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研制可重复使用的新一代近地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近地载人飞船;适时发射扩展舱段,将空间站基本构型由“T”字型升级为“十”字型,并利用空间站舱内安排的科学实验柜和舱外大型载荷设施,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后续,还将发射我国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

(来源:央视网)

相关新闻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守护悠久历史根脉 传承灿烂中华文明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东风披晨霞 天际迎归舟——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全记录

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月落日升百余昼夜,寒往暑来半载春秋。   2023年6月4日,与前来“接班”的神舟十六号乘组共同工作生活5天后,神舟十五号乘组依依作别中国空间站,梦圆载誉而归。   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

中国星辰|这是一封中国航天员从“天宫”发来的回信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即将返回地球。回家前,航天员费俊龙从“天宫”向地球发出了一封回信。 ——星空于我,一直是一个梦幻般的奇妙的领域。在我的家乡西藏,有许多关于星空的传说。 ——我们能够看到壮阔的高原上覆盖着皑皑白雪,群山若隐若现,那里就是你的家乡吧。 ——我也知道,梦想之路并不是一条坦途。在你们漫长的准备期内,你们想过放弃吗? ——未能入选时...

中国星辰 | “带着我的梦想上天宫”,最新回信要来了

5月30日,中国空间站内,神十五、神十六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浩瀚宇宙再现中国人太空“会师”的画面。 至此,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驻守“天宫”半年。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即将返回地球。 不过,“回家”之前,他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事”。半年来,通过“带着我的梦想上天宫”活动,全国各地网友给航天员们写去了上万封信件。神十五航天员将给谁回信...

中国星辰|一支“穿云箭”,如何带“千军万马”奔向星辰大海

你觉得最“硬核”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高铁?飞机?很多人往往都忽略了,其实火箭也是交通工具的一种。 数千年来,深邃的宇宙一直吸引着人类去不断探索。追月嫦娥的神话、敦煌飞天的壁画……无不寄托着古人对天空的向往。在我们如今的现实世界里,在我们真正飞向宇宙的过程中,火箭,是目前唯一的非传统交通工具。我国刚刚建成空间站的“一砖一瓦”,就是由火箭一趟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