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在我们生活的这颗蔚蓝色星球上,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在绵长的海岸线上,点缀着一个又一个港口城市,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以领跑全球的水产养殖技术,将一片片蓝色区域,变成一个个“蓝色粮仓”。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一渔业大国,养殖水产品占到全世界养殖产量的60%以上。海洋渔业也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相结合、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向海洋要食物,我们的“中国饭碗”会有多丰富?“蓝色粮仓”如何建设?现代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里都有啥?渔业种质资源样本如何高质量保存?我们又培育了哪些新品种?壮大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对“中国饭碗”有多重要?一问到底↓
鲍鱼为何要“北上避暑 南下越冬”?
在海洋中,贝类遍布江河湖海、种类众多,有的人认识海洋中的贝类,是从一串串贝壳风铃开始的,有的人是从餐桌上的美食开始的,一盘鲜香美味的蛤蜊或鲍鱼配上夏日的晚风,最惬意不过了。最近一段时间,福建省连江县的渔民们十分忙碌,因为那里有12亿粒的鲍鱼,等待着被运到北方,而到了冬天它们还要再南下。生活在大海里的鲍鱼为何要季节性搬家呢?
近日,在连江县苔菉镇东洛岛附近海域的鲍鱼养殖平台上,连江渔民忙着将12亿粒鲍鱼运到山东、辽宁等地避暑度夏。
工人们以人工接力的方式将鲍鱼养殖网箱从海里打捞、装箱,转移到停靠在附近海域的鲍鱼活水运输船中。接下来几天,这些半成品鲍鱼将在工作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开启新一年的“避暑度夏”之旅。
养殖鲍鱼对水温、水质及海域环境都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为提高养殖成活率,拓展养殖空间,连江通过采取“南鲍北养”的鲍鱼养殖方式,即每年夏天之前用活水运输船将鲍鱼运送至山东荣成避暑,11月份,再运回到家乡海域过冬。
连江县后湾村渔民 吴章瑜:现在南方的水温在升高,渔排养殖密度高,在这里度夏会很危险,所以全部移到北方去。北方现在水温低,相对比较安全。鲍鱼放在水温低的地方可以吃菜,成活率也高了,重量也重了,对渔民来说合算一些。
连江渔民摸索出在夏季将鲍鱼搬到北方避暑的新路子后,鲍鱼夏天的存活率从40%提高到了80%以上。通过一来一回的南北转场,还能降低夏季南方台风和赤潮给鲍鱼养殖带来的风险,同时,也满足了南北两地的鲍鱼市场需求,确保鲍鱼价格稳定。
如何避免鲍鱼在北上南下的“旅途”中损耗?
“南北接力”模式提高了鲍鱼养殖效率,但是据当地渔民们介绍,鲍鱼北上南下的“旅途”,仅单程就需要约80小时,这么长的时间,如何避免鲍鱼在途中发生损耗呢?
据了解,连江县今年有7亿粒半成品鲍鱼和5亿粒绿盘鲍幼苗将在六月中旬之前,通过陆运及海运两种方式前往山东荣成、辽宁大连等地下海养殖。其中,绝大多数鲍鱼将通过大型活水运输船进行运输。
连江线后湾村渔民 吴永寿:我们这两艘船是专业的鲍鱼运输船,是为鲍鱼运输而专门设计的。里面水循环系统跟其他的活水船都不一样,它是喷淋式的,这样水流更均匀,而且换水量更大。另外一个就是“溶氧量”,我们专门配套了空气压缩机,直接强制性往水里加氧气,到恶劣的时候我们还加了一定的纯氧。
近年来,连江鲍鱼产业正呈现跨越式发展,成为连江人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据统计,去年全县鲍鱼养殖面积达2.2万亩,产量达5.42万吨,产值约65亿元。
耕海牧渔 如何打造“蓝色粮仓”?
福建的鲍鱼开启了北上之旅,还有一批白蝶贝苗要茁壮成长了。在位于海南省乐东县的海上养殖平台,一批白蝶贝苗被投放入海,进行海洋生态系统修复。耕海牧渔,海上养殖平台又是如何打造“蓝色粮仓”的呢?
渔网上密集分布的就是白蝶贝苗,海上养殖平台的工作人员对白蝶贝进行试验投放。白蝶贝是国家二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作为南海特有的珍珠贝种,此前这里的白蝶贝数量逐年减少。此次试验投放了1万枚左右白蝶贝苗,未来,还计划在养殖平台大量投放,完善周围海洋生态系统。近年来,乐东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现代智慧海洋牧场。在进行深海养殖的同时,注重生态养护和修复,不断加大人工鱼礁的培育,给海洋生物提供优质栖息地,同时开展增值放流和生态修复,养护好海洋生物资源。
海上养殖平台负责人 林才喜:截至目前,投放了15300空方的人工鱼礁,主要是为了修复海洋生态,优化海洋环境。给鱼、虾、藻、贝、参等提供了立体生态基地。今年我们已经投放了10万尾鱼苗,预计年底将产出300万斤的渔货,价值将达到9000万左右。
现代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里都有啥?
说到海产养殖技术的不断突破,有一个地方不能不提,那就是位于青岛的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它是我国迄今投资规模最大、保存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那么里面到底有些什么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海洋渔业生物资源库研发中心副主任 徐东: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的活体库,主要保存着鱼类、虾类还有贝(藻参)类的活体。我们还以档案馆群体库的形式,来保存各种鱼虾贝的标本。从1946年到现在的标本都有收集保存,收集的时间尺度上是比较悠久的。
2021年10月28日,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揭牌运行。目前资源库已收集保藏各类海洋渔业生物资源样品14万余份。
渔业种质资源样本如何高质量保存?
珍贵的渔业种质资源样本,比起植物种子保存难度更大。那么在种质资源库里,这些样本是如何进行高质量保存的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海洋渔业生物资源库研发中心副主任 徐东:我们有国家首个海洋渔业生物全自动化超低温冷库,同时也是国家目前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海洋渔业生物基因资源保存库。目前,我们这个保存库保存的容量可以达到40万份,可以满足资源库5到10年的一个储存(保存)计划。目前这里面保存的主要是海洋渔业生物的遗传信息资源,包括DNA、RNA等等。由于这些样本对保存环境温度有非常苛刻的要求,所以超低温冷库的保存温度常年设置在零下80℃。
渔业种质资源库里培育了哪些新品种?
水产种质是水产育种科技创新、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基于种质资源库的种质,我国科学家们培育出了哪些渔业新品种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海洋渔业生物资源库研发中心副主任 徐东:咱们国家目前海水鱼选育的新品种一共有18个,我们黄海所主导的新品种一共有8个。我们黄海所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新品种就是大菱鲆,也叫多宝鱼。
我国30多年前从英国引进的大菱鲆,在科学家们长达7年技术攻关后,我国大菱鲆的养殖量已经占到全球养殖总量的80%以上。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种质资源与工程育种研究室副主任 栾生:这是一个中国对虾的标本,中国对虾又称为东方对虾。中国对虾是我们本地的一个野生种,它的肉质非常鲜美,生长速度也是非常快。那么在中国对虾上已经培育出了6个新品种。
建所至今的70多年间,黄海所共育出28个渔业新品种。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实现了人、环境、设备、样本的互联互通和全流程信息可追溯,让各种珍贵的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得以安全保存与可持续开发利用。
发展渔业种质资源对“中国饭碗”有多重要?
水产种质保障水产品供给,是支撑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芯片”。那么建设一个规模庞大、系统完备的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壮大海洋渔业种群,对于端牢“中国饭碗”究竟有多重要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松林:我国是一个种质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这些种质资源以前都散落在江河湖海中,其中蕴藏着很多优异的基因资源,建设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是进一步挖掘种质资源、保护优异种质资源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平台。
水产养殖业是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产业,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80%来自水产养殖。2021年我国的水产养殖产量接近5400万吨,其中鱼的养殖产量为2800万吨,而育种技术是发展水产种业的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松林:在过去30多年,我国的水产种业取得了良好进展,发展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培育抗病高产优质的水产新品种成为我们的重要攻关目标。近几年来,我国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一些新的分子育种技术,比如说抗病基因的选择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等,都有成功应用。(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