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胸怀“国之大者”,踔厉奋发,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在中华大地不断涌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为立体展现各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大时代》系列主题报道,邀您和我们一起走进城市深处,感受十年巨变,看各地不负伟大时代、筑梦追梦绘就的壮美画卷。
“欢迎来我们泰国展馆品尝榴莲。”9月16日,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开幕,来自泰国苏梅岛的泰露露在展位卖力吆喝。泰露露2010年到南宁留学,此后至今每年都参加东博会,她说:“东博会让更多泰国人认识南宁,了解广西,从而喜欢上了中国。”
这些年来,南宁充分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平台的优势,描绘了城市发展的新画像,展现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实现多方共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广西考察,多次就广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指明方向。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十年来,南宁牢记殷殷嘱托,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答卷,GDP从2012年的2503.55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5120.94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从2012年的41.47亿美元提升至2021年的1231.92亿元人民币,跻身全国外贸50强城市。
“南宁渠道” 扩大东盟“朋友圈”共谋发展
“前些年,我们通过东博会这个平台找到了商机,今天,我们又来参展了,希望能把我们的产品卖去更多的地方。这次展会,推出了不少高科技和新技术,或许又能给我们带来启发和机会。” 9月16日,绿城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的展区里,南宁本地企业家黄康华说。
当天上午开幕的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次设立中央企业展区、跨境电商及新零售展区、新能源汽车展区、文旅康养展区、东盟和RCEP精品展区等多个展区。众多黑科技和新技术纷纷亮相,这也让不少参展企业看到了更多可能和商机。
南宁城区装扮一新喜迎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到来(央广网发 丁韬峻 摄)
“之前在东博会上,了解到东盟国家需要小规格的设备,我们就专门生产了‘迷你产品’。”黄康华介绍,目前其企业生产的产品已销售到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东盟国家。
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为这座城市赋予了新的功能——“南宁渠道”。近十年来,“南宁渠道”持续升级,让不少企业进一步打开东盟市场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东盟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
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设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央广网记者 黄月芬 摄)
今年的东博会现场,记者再一次见到了泰露露,她是广西大学泰语外教,是东博会的老熟人了。“我参加东博会的身份一直在变化。刚来南宁留学时,是去观展、购物;读博的时候,去做翻译;参加工作以后,我以东博会为切入点,进行跨境电商研究。”泰露露说。
“东博会上,来自东盟各国的商品琳琅满目,我每年都会逛展购物。”南宁市民黄女士说,这十年来,中国—东盟博览会给南宁带来的变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如今在超市、零售商店、菜市场等场所,都可购买到东盟国家的特色产品。
十年来,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开放平台,越来越多东盟国家特色商品打开了中国市场。
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9月16日开幕,南宁展台的工作人员展示南宁特色文创产品(央广网记者 唐志强 摄)
为持续拓宽“南宁渠道”,2019年8月30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揭牌运行。
如今,行走在南宁片区里,时刻感受到“南宁加速度”在生动演绎。
“我们是南宁片区第一批享受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政策的企业。”南宁片区首批入驻企业代表董维军介绍,按以往的经验,企业从开建到数据中心建成,一般需要五年时间,但其企业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只用三年就建成了,节省了近2亿元成本。
南宁五象新区总部基地发展对比图:上图:2015年,开建时情况(央广网发 周思羽 摄);下图:2022年8月,这里已高楼林立(央广网发 雷月仙 摄)
“未来,我们将着力把这里打造成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发展高地,推进‘南宁渠道’全面提质。”南宁市五象新区(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管委会协调指导局副局长毛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