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要闻  >> 正文

解码十年丨还老百姓蓝天白云 繁星闪烁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产业结构调整到清洁能源替代,从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控到区域联防联控,蓝天保卫战全面发力,日益增多的蓝天白云、闪烁繁星,正在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这是2022年的一天,我们根据环境监测卫星数据,还原了中国大气情况,山地平原清晰可见。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十年前,很多地方被一层灰色笼罩。

记者调取了2013年全国74个城市的空气污染浓度监测数据,这每一个球代表一个城市的空气污染年平均浓度。

这条警戒线,代表着空气质量是否达标。当时只有3个城市在警戒线以下。而污染最为严重的十个城市中,有七个来自河北。

唐山,河北最大的钢城,钢产量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左右。

在津西钢铁厂,借助卫星拍摄的图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十年前,厂区上方蒙着一层铅灰色的尘雾。而到了2021年3月,厂区、厂房、配套设施清晰可见。十年来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这家钢铁厂的焦炭料场,10个红外监测仪、15个雾炮、2500个喷雾头正24小时坚守,一旦发现粉尘超标,立刻喷雾抑尘。

炼铁高炉车间,出铁口被封闭在集尘罩内,超大功率风机将烟尘一网打尽。

超低排放智能管控平台,对2619个尘源排放点进行全天候、全流程监测。

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于利峰:我们企业目前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2012年的十分之一。过去你是不敢穿白衬衫,现在大家基本都是白衬衫,蓝色的工作服。

而津西钢铁所在的河北省,“十三五”期间,压减的钢铁产能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与之相对应是,河北PM2.5平均浓度,由2013年的108微克每立方米减少到2021年的38.8微克每立方米。

同样是在河北,过去十年,工业排放在降低的同时,能源结构也在越来越清洁。

这些不断上升的光柱,是十年间全国各地不断增长的风电、光伏发电装机。曾经雾霾严重的华北地区,十年增长超4倍。

这十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发电量稳居世界第一,如今,我们用的每3度电中,就有1度是清洁电能。

我们把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公布的优良天数进行了整理,发现和2015年(280天)相比,2021年(319天)每个城市的蓝天数平均增加了39天。

我们对网络搜索平台的数据进行整理发现,从2018年起,雾霾的搜索频次和热度双双下降,2022年已经降至最低点。

如今,空气好了,看星星成了生活中的小确幸。在旅游平台上,截至2022年7月,星空酒店与民宿的整体数量已经比2013年增长10倍多。

繁星闪烁,蓝天白云,这背后印证的正是中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总台央视记者 振生 张勤 岳群 刘颖 盛云 李斌 艺瑾 王楠 雷鸣 雪琛 梁缘 佳昕 张志 靖华 青岛台 顺德台 继华 盛洁 子国 之昊 河北台 唐山台 迁西台 河南台)

相关新闻
焦点访谈丨环保督察 动真碰硬

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党和国家重大制度创新和重大改革举措。2015年底到2018年,完成第一轮督察和“回头看”。2019年7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全面启动,历时三年,全面完成督察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督察坚决查处一批破坏生...

总书记心中的美丽中国·水 建设人水和谐的美丽中国

水润民心,泽被万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一些地方几度繁华、几度衰落。历史上很多兴和衰都是连着发生的。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多次就水资源保护...

江水碧 河水清【组图】

5月19日,货船行驶在长江巫山段曲尺乡一带(无人机照片)。   从暮春到初夏,由长江之滨至黄河岸边,记者在重庆、河南两地采访、记录、拍摄,通过无人机视角俯瞰江河。黄河蜿蜒辽阔,红日壮美,长江两岸山清水秀,碧波清幽。大江大河呈现出江水碧、河水清的生态画卷。   新华社...

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创二〇〇〇年以来新高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2021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显示,2021年,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为2000年以来最高,草原产草量为2000年以来最高,北方荒漠化区大部地表生态持续向好,西南石漠化区植被生态质量为2000年以来最高。   监测结果表明,2021年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为68.8,较常年(2000—20...

厦门:聚焦民生多措并举 提升污染防治监测能力

“走航车”通过车载雷达快速实现扬尘三维立体监测。(厦门市环境监测站供图) 台海网1月12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厦门市大气污染防治再添“利器”,近日,记者从厦门市环境监测站获悉,厦门市首辆环境空气走航监测车顺利通过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 据介绍,首辆环境空气走航监测车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