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合作之路的一个新注脚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交河西接焉耆、南通鄯善、北接北庭,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驼队穿城,商贸往来,东西方文明在这里相遇与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说,“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赋予古丝绸之路全新的时代内涵。
交河故城成功申遗的过程,正是丝路精神的生动体现。
就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二年,2014年6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项目包括丝路沿线的33处遗产点,其中中国22处,包括新疆的交河故城。
这是中国首次与其他国家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历史上的友好合作之路增加了新的注脚,也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
今天,“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连接东西、贯通古今的丝绸之路,正在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监制丨申勇 赵雪花 龚雪辉
主笔丨侯艳
播讲丨黎春
音频制作丨刘逸飞
责编丨郁振一
视觉丨陈括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