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冰心入怀 热“雪”沸腾
三年前,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并发出“一起向未来”的召唤。
三年后,作为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综合性国际冰雪运动盛会,哈尔滨亚冬会承继北京冬奥会的宝贵遗产,再次向世界展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新成就。
2025年2月8日,李方慧在第九届亚冬会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中国选手李方慧获得金牌,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亚冬会上的首枚金牌。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 摄
亚冬会开幕后,中国代表团不断突破、创造历史:8日,自由式滑雪选手李方慧为中国代表团摘得首金,越野滑雪选手李磊摘下中国代表团亚冬会参赛史上的第100金;10日,中国代表团刷新自己的单届19金纪录;11日,中国代表团迎来单届奖牌数历史新高;12日,创造单个代表团单届亚冬会奖牌数纪录;13日,追平单个代表团单届亚冬会金牌纪录……
2025年2月8日,冠军中国选手李磊在第九届亚冬会越野滑雪女子个人短距离(传统技术)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六天五创纪录,彰显了中国冰雪运动竞技水平的显著进步。本届赛事,中国代表团获得32金27银26铜共85枚奖牌,雄踞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夺金点方面,雪上项目贡献19枚金牌,超过半数,“冰强雪弱”的局面得到较大改观;队伍建设方面,有徐梦桃、王强等老将领衔,又有布鲁尔、陈雪铮等“05后”闪耀,人才梯队更加完善。
优异的成绩得益于中国发展冰雪事业的坚定意志。推动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冬奥会留下了结构完整的人才和科技创新遗产,无数“国际领先”“国内首个”,在后冬奥时代继续为竞技训练保驾护航,许多项目从无到有,实力由弱转强。
赛场之外,冬奥遗产实现全民共享,“冰雪热”传遍大江南北,冰雪场地设施规模进一步扩大。2022年北京冬奥会结束至2024年4月,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率达到22.13%,参与人数达3.13亿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丰硕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中国冰雪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依托独特的冰雪资源,近年来哈尔滨大力发展冰雪产业,冰雪文旅蓬勃发展,冰雪赛事精彩纷呈,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生动范例。亚冬会期间,哈尔滨入境游订单同比激增157%,国际赛事的强大引流效应尽显。如今,哈尔滨正在为打造世界级冰雪品牌和旅游度假胜地、冰雪经济高地砥砺前行,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正在成为冰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对外开放的新纽带。
再次承办亚冬会,是中国推动冰雪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具体实践,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东北全面振兴新气象和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