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要闻  >> 正文

大国外交·回响丨充分感受塔中两国间的真挚友谊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苏赫罗普·劳夫佐达阅读塔吉克斯坦《人民论坛报》与中国相关的报道。刘帅杰摄

在中企投资的丹加拉农业纺织产业园,当地工人正在进行成衣缝纫。本报记者 胡泽曦摄

在中塔合建的吉萨尔樱桃园,当地小女孩展示刚摘下的樱桃。本报记者 颜欢摄

中塔公路二期项目建设现场,两国工作人员正在平整沥青路面。本报记者 程是颉摄

今年7月4日至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第三次、也是时隔5年再次到访,塔吉克斯坦用最高礼遇迎接,首都杜尚别沉浸在热烈而喜庆的氛围里。我亲历了这场意义非凡的盛事,并现场见证习近平主席向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颁授“友谊勋章”。

7月5日下午,隆重的授勋仪式在总统府举行。活动尚未开始,塔吉克斯坦主要电视台、电台和报刊的记者便早早抵达现场,期待记录这一重要时刻。5年前,也是在这里,拉赫蒙总统向习近平主席授予塔吉克斯坦国家最高勋章“王冠勋章”。

仪式正式开始,总统府镜厅内华灯璀璨,塔中两国国旗交相辉映。伴随着庄严的《元首进行曲》,厚重的木门缓缓打开,拉赫蒙总统与习近平主席一同步入现场。全体嘉宾起立,掌声和相机快门声交织在一起,场面庄严而热烈。

当中国仪仗兵高举中塔两国国旗,护送“友谊勋章”缓缓入场时,全场再次起立,目光齐聚那枚沉甸甸的勋章。礼兵呈上勋章,习近平主席为拉赫蒙总统郑重佩挂。拉赫蒙总统难掩激动之情:“这份荣誉是对塔吉克斯坦全体人民坚定发展塔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认可和肯定。”两国领导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授勋仪式上,与会嘉宾10多次起立,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现场气氛令人感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塔中两国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真谛。仪式现场的许多细节,让我充分感受到塔中两国间的真挚友谊。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习近平主席。这位具有深邃历史洞见和宏阔全球视野的中国领导人,正以切实行动推进塔中合作不断深化。

授勋仪式后,两国元首携手走进议会大楼,共同为中方援塔议会大楼和政府大楼揭牌。两座大楼完美融合了塔吉克斯坦建筑风格和中国建筑技术,极大改善塔吉克斯坦议会和政府的办公条件,成为象征塔中友好合作的新地标,是塔中深厚友谊的又一见证。

塔中关系一直是《人民论坛报》报道的重点。此访期间,两国元首举行了内容丰富、成果丰硕的会谈,共同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建立新时代塔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致决定在更高起点上携手构建世代友好、休戚与共、互利共赢的塔中命运共同体。塔吉克斯坦媒体纷纷以大篇幅报道此访成果,《人民论坛报》也刊发多篇报道。塔吉克斯坦民众发自内心地期待两国加强各领域互利合作,对两国关系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今年夏天,我受邀参加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并随欧亚媒体考察团到中国多地走访。我看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国,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让中国成为一个强大国家。

“您是如何成功领导一个拥有超过14亿人口的国家的?您认为如何才能做好世界大国的领导者?”未来,如果有机会采访习近平主席,我想问这两个问题。之所以想问这两个问题,不仅是我个人关注,也因为塔吉克斯坦民众对中国发展成就怀有浓厚兴趣,也由衷敬佩。

(作者为塔吉克斯坦《人民论坛报》总编辑苏赫罗普·劳夫佐达,本报记者屈佩、曲颂采访整理)

友好合作的新地标(记者手记)

屈佩

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鲁达基大街,中方援塔议会大楼和政府大楼巍然矗立,不时有市民在楼前拍照留念。

今年7月5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共同出席两座大楼落成仪式。经过双方建设者共同努力,两座大楼如期建成,塔吉克斯坦建筑风格和中国建筑技术有机结合,成为象征中塔友好合作的新地标。

对于这一历史性时刻,政府大楼项目塔方负责人阿赫玛德别克佐达·尤苏夫感慨万千。从项目设计阶段他就参与其中,7年间无数次往返塔吉克斯坦和中国,与中方伙伴沟通协商,看着大楼从图纸变成现实。他说:“这两座大楼不仅为城市增添光彩,更成为塔中深厚友谊的又一见证。”

中塔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命运与共。双方共同实施的亚湾水泥厂、哈特隆州农业科技示范中心、丹加拉农业纺织产业园等项目,帮助塔方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中国企业修建的中塔公路、亚湾—瓦赫达特铁路隧道等,连接起塔吉克斯坦的东西南北。塔吉克斯坦的樱桃、柠檬、葡萄等优质绿色农产品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双方正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塔吉克斯坦“2030年前国家发展战略”深入对接,助力各自现代化建设。“希望塔中友好关系不断巩固发展”成为塔吉克斯坦民众的共同心声。

习近平主席对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元首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建立新时代中塔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更高起点上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此访推动两国关系实现新发展,开辟双方合作新前景,将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人民日报》(2024年12月24日 02 版)

相关新闻
解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文化基因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标注了中国外交的崭新坐标。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下,中国外交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树立了自信自立、胸怀天下、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成功奥秘是什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底气从哪儿来?   近日,人民日报推出5篇“和音”文章,解...

大国外交·回响|我们一起为习爷爷唱《歌唱祖国》

阿米尔汗在云南昆明参加第三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活动。受访者供图 7月2日,哈萨克斯坦儿童在阿斯塔纳机场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人民日报记者 王洲 摄 中国企业参与投资建设的哈萨克斯坦谢列克风电场。新华社记者 白雪骐摄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

大国外交·回响丨近距离感受大国领袖风范

高宝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杨雅摄 匈中双语学校教师正在批改作业。本报记者 刘仲华摄 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外景。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供图 今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访问。在布达佩斯,两国领导人共同宣布,将匈中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

时政微视频丨志合越山海

4次出访,数万公里行程,上百场双多边活动……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会新朋、晤老友,引领大国外交在新征程上阔步向前,以元首外交推动国际合作,用“中国行动”展示“中国担当”。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习近平主席站在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深入解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

大国外交·回响|不仅是大国领袖,也是重情重义的朋友

斯梅戴雷沃钢厂新烧结厂一景。 马特科维奇(中)在热轧车间中控室内与同事交流。 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谢亚宏摄 匈塞铁路弗尔巴斯钢桁梁特大桥。 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塞尔维亚分公司供图 我在拥有百年历史的塞尔维亚斯梅戴雷沃钢厂工作,是5000多名员工中的一员。我的祖父和父亲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