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要闻  >> 正文

架中南友谊桥梁 让中国文化海外飘香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福建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习近平主席复信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师生,令该院中方合作院校福建农林大学的师生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架中南友谊桥梁 让中国文化海外飘香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师生,鼓励他们学好中文,为传承发展中南两国友好事业、促进中非友谊合作贡献力量。这些语重心长的嘱托,不仅是对孔院师生的殷切期望,也让该院中方合作院校福建农林大学的师生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复信为我校进一步办好德班孔子学院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复信精神为指导,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第一要务,以中文教学为纽带,以职业培训为特色,以推动菌草、茶叶等项目‘走出去’为重点,建设一个集语言教学、文化推广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海外办学机构,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全球示范孔子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南说。

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于2013年3月26日正式成立,是南非第二大省夸祖鲁·纳塔尔省唯一一所孔子学院,中方合作院校为福建农林大学。十年前,习近平主席作为国家主席首次访问非洲,在访问南非时见证了中南双方签署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共建协议。

“收到习总书记的复信,我们全体孔院师生都感到很振奋。”福建农林大学派出的中方院长吴林说,“这是我校与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共建孔子学院10周年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自成立以来,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一直致力于满足南非当地人民对了解中国文化以及学习中文的热切需要,开展中文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2017年,德班理工大学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这一殊荣。

“学校里有好多不同专业的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来孔院上中文课,有学工程的、学艺术设计、学旅游管理的等等。有本校区的学生,还有特意从其他校区赶过来的。”曾在德班孔院任教的福建农林大学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国际学院)教师雷妤说,中文对于南非人来说并不容易学,尤其是刚接触中文的初级班学生。但是95%的学生都坚持了下来,在一期课程结束后都还意犹未尽。

十年来,德班孔院成功组织了100多名汉语学员通过夏/冬令营到中国进行短期学习,并积极向南非大学生宣传留学中国项目,已推荐20多名学员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或高校奖学金赴北京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攻读本科或硕士学位。此外,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还积极促进中外高校合作交流,在水环境治理、食品安全、机电工程、服装艺术设计、园艺、语言文化等多个领域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师生互访、联合申请课题等多模式合作。

“我的学术之旅和我在中国成为副教授都是从就读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开始的。我个人的所有成就,都与中国政府和德班孔院给予我的机会息息相关。”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华尔特·南吉姆瓦(Walter Nengiyumva)一直梦想到中国学习机械工程,可贫寒的家境曾让他望而却步。幸运的是,在德班理工大学攻读学士学位时,华尔特·南吉姆瓦遇到了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和中文老师,在学习中文之余,他们常常用中国历史人物的故事激励他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战,还为他实现梦想提供帮助。不久后,华尔特·南吉姆瓦成功入选了德班孔院的中国合作院校福建农林大学的机械工程硕士,于2015年9月开始在福建农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我很自豪能成为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的一员。我们是一家人,我很感恩。”华尔特·南吉姆瓦说。

(来源:福建日报 记者 储白珊)

相关新闻
“小小一株草”在“一带一路”上开出“幸福花”

盛夏时节,在福建农林大学校内,一片四五米高的菌草林,顶着烈日,长得郁郁葱葱。一批菌草鹿角灵芝正在菌草林的遮阴下,快速生长。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和留学生大卫正在培养室里查看这批菌草鹿角灵芝的生长情况。   半个世纪以前,为了帮助贫困农户脱贫和保护生态环境,林占熺发明了“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菌草技...

2023年中国(福建)-东盟青年论坛在福州举行

近日,由中国-东盟中心、福建省青年联合会、福建省外办、福州市长乐区人民政府、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等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福建)-东盟青年论坛在福州举行。 作为“中国-东盟周2023”系列活动之一,来自8个国家的政府官员、驻华使节、友城代表及近60名省内东盟留学生代表以“展现青年...

“巴不巴适?”“巴适!”——在大运会助威声里听见多样成都

如果你在成都大运会现场正看着比赛,突然听到主持人问现场观众“巴不巴适?”“要不要得?”“安不安逸?”那你一定要毫不犹豫,跟着大家大声回答“巴适!”“要得!”“安逸!”   20多年前,四川全兴球迷在甲A赛场上把一声“雄起”叫响全国。这次大运会,在各个场馆的助威声中...

大运村里的中国文化热【图】

7月31日,在成都大运村,来自意大利的达米亚诺·多梅尼科·瓦莱里奥(右)学习用汉字书写自己的名字。   成都大运村里设置了书法、国画、蜀绣、传统乐器等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互动体验项目。运动员和教练员在休息之时,纷纷前来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了解学习中国文化。   新华社...

内蒙古呼和浩特:中外师生体验中国文化【图】

7月30日,来自俄罗斯的随团教师在活动中制作面塑。   当日,来自2023呼和浩特国际青少年友好交流营的百余名中外师生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展览馆,学习体验和林格尔剪纸、青城面塑、马头琴制作等传统非遗技艺。   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7月30日,来自泰国的学生在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