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聚焦  >> 正文

多国欢迎达成加沙停火协议 以军继续轰炸加沙致70余人死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1月16日,医护人员在加沙城一所医院救治伤员。新华社发(阿卜杜勒拉赫曼·萨拉马摄)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15日,以色列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达成加沙停火协议,多个国家对此表示欢迎并希望协议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办公室16日发表声明说,以安全内阁暂时不会召开会议表决这一协议。与此同时,以色列继续对加沙地带进行猛烈轰炸,过去一天已造成超过70人死亡。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6日表示,俄方欢迎达成加沙停火协议。任何能够实现加沙地带停火、结束加沙人民苦难、增强以色列安全的解决方案都值得欢迎;现在向各方表示祝贺还为时过早,“让我们等到这个过程最终完成”。

  这是1月16日在加沙城一所医院拍摄的伤员。新华社发(阿卜杜勒拉赫曼·萨拉马摄)

  伊朗外交部16日发表声明,对达成加沙停火协议表示祝贺。声明说,这是对巴勒斯坦人民坚韧、勇气和不屈抗争的回报,希望协议能够得到全面有效落实。

  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16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对达成加沙停火协议表示欢迎。他呼吁国际社会加强人道主义援助,以减轻冲突造成的创伤。

  伊拉克外交部16日发表声明,对达成加沙停火协议表示欢迎,呼吁立即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声明还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努力,帮助加沙地带重建,确保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正常生活。

  1月16日,医护人员在加沙城一所医院救治伤员。新华社发(阿卜杜勒拉赫曼·萨拉马摄)

  新西兰副总理兼外长彼得斯16日表示,新西兰欢迎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保护平民和释放被扣押人员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彼得斯呼吁各方采取有意义的措施,落实“两国方案”,实现持久和平。

  欧盟方面也对达成加沙停火协议表示欢迎。欧盟委员会16日宣布,欧盟将在2025年向加沙地带提供价值1.2亿欧元(约合1.23亿美元)的一揽子人道主义援助。

  以色列安全内阁原定16日召开会议,就是否批准加沙地带停火协议进行表决。以总理办公室16日在声明中称,哈马斯违背已达成协议部分内容,试图在最后关头迫使以色列作出额外让步。声明说,以安全内阁暂时不会召开会议,直至得到调解方通知,确认哈马斯已接受协议全部内容。

  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6日发布的消息,自达成停火协议消息宣布以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袭击已造成超过70人死亡。生活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对媒体说,当他们庆祝停火协议达成时,以色列对加沙地带进行了猛烈轰炸。加沙地带卫生部门说,15日中午以来死于以军轰炸的巴勒斯坦人遗体被送往多家医院,其中很多是妇女和儿童。

相关新闻
什么原因促成这次加沙停火协议达成?后续影响几何?

当地时间1月15日,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在记者会上表示,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就加沙地带停火和被扣押人员交换达成协议,该协议将于1月19日生效。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冲突双方之间的停火谈判可谓一波三折,十分坎坷。那么,是什么原因促成了此次停火协议的达成? 多重因素共同促成停火协议达成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多地 至少40人死亡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月16日报道,在15日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加沙地带停火协议后,以军再次袭击加沙地带多地,已造成至少4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报道称,以军对加沙地带北部、中部、南部多地发动袭击。 从以色列南部拍摄的视频显示,当地时间15日深夜至16日,在加沙地带上空,有火光频...

停火协议达成前 以军仍持续空袭加沙地带

在加沙停火协议达成前,也就是当地时间1月14日晚到15日,以色列国防军仍在针对加沙地带,特别是加沙地带北部发动空袭。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5日发表声明称,过去48小时内,以军在加沙地带开展的军事行动共造成123人死亡、534人受伤。 总台报道员 奥萨马·阿什:在过去几个小时,以色...

联合国称以色列继续拒绝其向加沙民众提供援助的努力

当地时间1月14日,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报告称,随着加沙地带敌对行动的持续,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面临危险。人道主义协调厅再次强调,无论平民身处何地,都必须受到保护。 根据人道主义协调厅数据,过去五天,加沙流离失所者避难所不断遭到袭击。以色列当局继续拒绝联合国主导向民众提供援助的努力。 此外,道路损坏、未爆炸弹药、燃料短缺和缺乏足够的电信设备...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 已致38人死亡

当地时间1月14日,据加沙地带医疗部门消息人士称,自当天凌晨以来,以色列国防军对加沙的袭击已造成38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28人在加沙中部和南部地区丧生。(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张卓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