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聚焦  >> 正文

“去中国!”而不是“去中国化”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近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发布声明称,为进一步削减开支,公司考虑关闭其在德国境内的一家汽车制造厂和一家零部件厂。如果计划实施,这将是大众汽车自创立以来首次关闭本土工厂。

  大众汽车关闭本土工厂的计划,反映了在席卷全球的电动化浪潮下,德国乃至欧洲传统汽车工业正面临竞争力下降的困境。面对新的环境,一些欧洲政客不是聚焦于如何提升自身产业竞争力,而是将此归咎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迅速的中国企业,对中国挥舞保护主义大棒,意图通过对华加征关税或“去风险”甚至“去中国化”手段推动自身产业走出困局。

  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外景(无人机照片,2024年6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郭晨摄

  保护主义不会带来竞争力,业界对此早有共识。自去年10月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以来,大众、宝马、奔驰等车企纷纷表示,只有在充分竞争的市场里才能提高自身竞争力,不需要保护主义来维护它们的市场。

  事实上,去中国,加码在华投资,正成为包括大众汽车在内的欧洲老牌车企应对新形势的重要选择。今年4月,大众汽车宣布将投资25亿欧元,扩建其在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梅赛德斯-奔驰集团本月刚刚宣布,计划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在华投资超14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丰富乘用车和轻型商务车的本土化产品阵容……

  2024年4月25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的2024北京车展上,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唐仕凯介绍梅赛德斯—奔驰纯电G级越野车。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去中国,因为中国拥有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随着民众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中国汽车消费需求增长将更加强劲。瑞士《新苏黎世报》刊文指出,德国车企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上非常成功,它们每销售三辆汽车就有一辆是在中国售出。

  去中国,因为这是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最佳方式。中国在新能源电池、自动驾驶和车内娱乐等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欧洲车企在中国增资扩产,强化本地研发实力,积极融入中国汽车产业生态,是在全球绿色转型大潮下提升品牌全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大众汽车和小鹏汽车自去年7月建立合作关系以来,多次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德国权威汽车经济学专家、波鸿汽车研究院院长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说:“以前德国工程师教中国人如何造车,如今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中国车企给德国车企带来很多启发。”

  到中国去,不只是汽车业的选择。近年来,包括电子、机械、零售、医药制造在内的大型跨国企业加紧在华投资布局。中国德国商会发布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德企计划未来两年内增加对华投资。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唯有主动拥抱变革,以开放的姿态加强合作、互利共赢,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护主义保护不了落后产业,更提升不了竞争力,只会加剧市场不确定性。

  “去中国!”而不是“去中国化”,这才是唯一的正确选择。(新华社记者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大众汽车为降成本计划关闭德国工厂

德国汽车公司大众汽车集团当地时间9月2日表示,不排除关闭位于德国的工厂和裁员,以进一步满足削减成本的需求。这是大众汽车成立87年来首次计划关闭位于德国的工厂。公司董事会同时表示,将终止自1994年以来实施的一项工作保障计划。   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当日说:“欧洲汽车行业正面临严峻的形势。经济环境变得更加严峻,新的竞争对手正在进入欧...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超50%传递什么信号

近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数据,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87.8万辆,同比增长36.9%,渗透率达到51.1%,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单月零售渗透率首次超过50%。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新能源车的零售销量首次完成对传统燃油车的超越,标志着汽车行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是指新能源车在整体乘用车销量中...

台媒文章:闽南语被“去中国化”的真相

据参考消息网7月26日报道 台湾中时新闻网23日刊登文章,题为《闽南语被“去中国化”的真相》,作者为黄智贤。 文章称,民进党刚刚结束的全代会有党内斗争意味。但真正重要的是,赖清德在这个重要的场子,说了什么。这场民进党内的演说要和赖清德就职演说放在一起看,这样就会对赖清德未来4年的行动有很清晰的轮廓。 首先,是载体。赖清德居然全程以闽南语演讲。赖清德...

中外合伙人携手成长见证中国机遇

  奇瑞汽车不久前推出一款最高续航里程可达2000多公里的新能源车型,其搭载的轮胎部分来自于德国大陆集团马牌轮胎。自2019年开始,德国大陆集团和奇瑞汽车这对中外合伙人携手深耕新能源汽车产业。   从生产合作到资本入股、从产品销售到产业链融合、从深耕中国市场到开拓全球市...

台湾新课纲启用5年 “去中国化”对学生伤害大

华夏经纬网6月5日讯:据香港“中通社”报道,近日,一段针对台湾学生的街头采访视频登上了热搜。在被问到考试中有关中国史的内容时,有考生表示“中国史就一两道题”,甚至还有考生反问“中国史是什么?” 引发舆论争议。 台教育部门新任负责人郑英耀日前在主持部门会议时声称,没有明文规定课纲需十年一修,仅需就原课纲“微调”。 5月30日,台立法机构“教育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