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聚焦  >> 正文

“中国制造”走俏非洲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8月5日,在浙江义乌,塞内加尔商人苏拉哈特展示他订购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新华社记者 孔令杭 摄

  “看,这是我订购的100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达喀尔非常受欢迎!”在中国义乌,塞内加尔商人苏拉哈特向记者展示了手机上的一段视频。视频中,白色的五菱缤果汽车整齐地排列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的一处停车场里。

  “我在达喀尔成立了一家新能源网约车公司,计划学习中国的‘滴滴模式’进行运营。”苏拉哈特说,对塞内加尔来说,引进新能源汽车好处很多,不仅能够提供就业岗位、降低出租车运营成本,而且更加环保。

  “看到中国满大街跑着新能源汽车,我也期待,未来在塞内加尔能够看到类似的场景。”苏拉哈特说。

  这只是苏拉哈特诸多“商业灵感”之一。在被誉为“世界超市”的义乌,苏拉见证了日益频繁的中非经贸往来。

  2003年,苏拉哈特为采购五金产品第一次来到义乌,物美价廉的产品一到塞内加尔就被抢购一空。如今,依靠汇聚了210万种中国制造商品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以及畅通的物流和高效便利的国际贸易服务,苏拉的生意越做越大。

  走进苏拉在义乌设立的对非贸易公司的展厅,显著位置陈列着一排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路灯等新能源样品,还有五金、日用百货、电子仪器、家用电器等成百上千种商品。展厅里往来的非洲客商络绎不绝。

  “最开始,我一年向非洲发出的货物能装二三十个集装箱。去年,我发出了4000多个集装箱、1000多种商品。这个数字今年预计还会继续增长。”苏拉说。

  丰富多元的中国产品日益走俏非洲。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历史上的峰值2821亿美元,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对非出口同比大幅增长291%、109%、57%。

  马里客商(左)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一家商铺选购光伏配件(2024年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许多商家对非洲市场的发展潜力充满信心。“我们正在针对非洲市场开发推广锂电自行车(e-bike)等新型产品,预计未来10年销售份额增长会比较快。”义乌码诺自行车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姚美素说,公司定位中高端市场,创立了自有品牌,去年有超过10万辆自行车销往非洲。

  义乌惠联五金公司主要面向非洲国家销售轨道、铰链、合页等室内装修五金配件产品,总经理舒惠笑告诉记者,过去五年,加纳、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南非等国家的五金产品销量增长显著。

  “与非洲客户的合作稳定、友好,随着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需求的增长,非洲市场的成长速度将更快。”舒惠笑说。

  随着中非合作的深入,许多中国企业计划进一步加强与非洲的交流,为非洲市场提供更优质的商品、更完善的服务。

  “我们计划今年去非洲参展,实地走访经销商。还为当地经销商免费提供了海报和宣传册,希望帮助他们销售产品。”舒惠笑说。

  2023年,位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二区东新能源市场的义乌市捷尔科电器有限公司向非洲售出近1亿元太阳能发电设备。该公司负责人林建雄说:“非洲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太阳能水泵、备用电源、户外电源等产品都很受欢迎。今年上半年,我们对非销售额有20%至30%的增长。”

  “未来我们打算着重升级在非洲的‘中国服务’,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例如为当地客户量身定制、提供整套太阳能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售前售后的技术支持等。”林建雄说。

(新华社记者 许舜达、朱涵、孔令杭)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非洲媒体人批西方媒体抹黑中国

8月21日,在京举行的第六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暨中非智库高端对话中,纳米比亚日报创始人温索尔·马瓦拉在回答中国日报网记者有关西方媒体诋毁中非合作的提问时,表示西方媒体经常在非洲使用制造假新闻等宣传手段抹黑中国形象,以设置其经济议程。(记者:王雨杰) 来源:中国日报网

非洲广播联盟总干事:中国是非洲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8月21日,第六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暨中非智库高端对话在北京举办。   在开幕式致辞中,非洲广播联盟总干事格雷瓜尔·贾卡表示,实现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备受关注和广泛讨论的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令人倍感欣慰的是,今天中非双方有了这样一个平台来探讨现代化这一课题,并思考如何探索实现符合各自国家国情的现代化之路。 ...

税收数据反映经济向好亮点

8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7月份经济整体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呈现多方面亮点。   税收数据显示,7月份,东西部地区销售收入同比均增长5%。分省份看,广东、上海、浙江等东部经济大省增速较快,同比分别增长5.8%、5.9%和7.8%;内蒙古、重庆等省份也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7.3%和6.7%。   7...

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实现“欧洲造”

中国汽车产业链公司开始到欧洲建厂。东风汽车集团有关负责人日前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东风方面正与意大利政府就投资设厂开始接触。比亚迪、上汽集团、宁德时代、利元亨、恩捷股份等汽车产业链企业负责人也对记者确认,企业正在积极推进在欧洲建厂和相关业务。业内专家表示,随着产能出海逐步形成规模化,中国汽车产业链有望更快地在欧洲形成双赢局面,开拓更大的市...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超50%传递什么信号

近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数据,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87.8万辆,同比增长36.9%,渗透率达到51.1%,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单月零售渗透率首次超过50%。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新能源车的零售销量首次完成对传统燃油车的超越,标志着汽车行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是指新能源车在整体乘用车销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