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聚焦  >> 正文

南方觉醒|燃烧的美索不达米亚(5)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石油应当成为伊拉克人幸福的源泉”

  在距离侯赛因家大约45公里的地方,象征伊拉克石油工业起点的巴巴古尔古尔油井早已废弃,但它所代表的苦难历史不会被遗忘。

  “石油应当成为伊拉克人幸福的源泉。然而,在过去100多年里,它却成了这个国家的诅咒。”这是侯赛因的心声,也是很多伊拉克人共同的想法。“要让‘黑色黄金’真正造福伊拉克人民,我们的国家要把石油工业握在自己手中。”

  据世界银行2022年统计,此前10年间,石油收入约占伊拉克出口总额的99%、政府预算的85%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的42%。石油仍是伊拉克经济的生命线。

  尽管已探明石油储量高居世界第五位,但伊拉克仍在为实现石油产品自给自足的目标奋斗。近年来,米桑炼化厂、卡尔巴拉炼油厂等大型工厂陆续投产,大幅提升了原油加工能力,延长了石油产业链。今年,伊拉克最大的北方炼油厂在关闭10年后重新运转,每天能处理约15万桶原油,这将为该国每年节约数十亿美元的石油制品进口开支。

  然而,伊拉克要真正实现繁荣发展和独立自主,更重要的是推动经济多元化转型。

  2023年,伊拉克政府宣布将投资170亿美元,修建一条连接海湾地区与土耳其的客货两用铁路以及一条与之平行的公路,沿线将建立物流中心和工业园,从而打造一条连接亚欧的新走廊。这个名为“发展之路”的重大项目展现了伊拉克摆脱石油依赖的决心。伊拉克总理苏达尼表示,“发展之路”将成为推动伊拉克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这一项目也承载着伊拉克加强与邻国合作的希望。2023年9月,连接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和伊朗边境城镇沙拉姆切赫的铁路项目正式动工,建成后有望增进伊拉克与伊朗的交通和贸易联系。今年2月,伊拉克和土耳其宣布各自在对方首都设立特别办事处,负责“发展之路”项目对接,共同打造“中东贸易新走廊”。伊拉克还与卡塔尔、阿联酋等国签署了合作开发“发展之路”的谅解备忘录。

  亲历伊拉克几十年来的沉浮起落,侯赛因对未来发展心怀期许:“基尔库克铺设了新的道路,交通更方便了,学校也陆续建成,这是我们重建的开始。”

  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底深处,仍埋藏着数不尽的财富。而这个年轻的国家正在从“黑色梦魇”中醒来,奋力打破“资源诅咒”,携手南方伙伴,向着未来前进。

  【专访】伊拉克拉夫德传媒与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阿里·穆萨

  当世界提到伊拉克时,“石油”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西方国家对美索不达米亚的石油勘探始于19世纪。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德国、英国等殖民国家先后来到这里,以北部的基尔库克为起点,逐步抢占两河流域地下的第三条“黑金之河”。

  这是5月12日在伊拉克基尔库克拍摄的一处油田。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随着世界主要能源从煤炭转向石油,殖民帝国毫不掩饰它们的贪婪,伊拉克的自然资源被掠夺,经济发展的中枢神经被控制。那时的石油生产不是为国家发展,而是为殖民者服务。伊拉克人民并未真正从中获益,这是我们不能忘记的历史。

  经历长期抗争后,伊拉克在1958年结束了君主制,进入共和国阶段。历届共和国政府都为实现石油国有化不懈努力,最终于1972年实现这一目标。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立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一些丧失对本国资源掌控的发展中国家因为相似的历史遭遇走到一起。这些国家统一目标、团结协作,不仅夺回了对自己石油财富的自主权,还以石油为武器向西方国家发起反击。欧佩克让我们看到了发展中国家共同携手后所迸发出的巨大力量。

  这是5月12日在伊拉克基尔库克拍摄的一处油田。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2003年,美国为了石油来到伊拉克,更是为了利用石油服务其在中东乃至全世界的战略。他们没有真正带来其在世界上到处兜售的“民主”和“自由”,只给伊拉克人留下饥饿、贫穷与痛苦。伊拉克的文物、机构、档案被破坏和劫掠,经济和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

  如今,伊拉克再度来到发展的十字路口。伊拉克的经济结构存在单一化问题,只有当我们能实现农业、工业、商业、交通等发展的多样化时,经济压力才能得到缓解。现在,政府提出“发展之路”计划,我们希望以此为伊拉克打通一条真正的发展道路,推动经贸发展,改善人民教育和就业状况。

  曾经,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在发展程度上存在巨大差距。现在,这种差距正在缩小。欧佩克的经验告诉世界,我们能够创造一个大有可为的“先进南方”,这是一个有能力通过国家建设、社会福利以及政治经济发展去抵御西方压迫的世界。伊拉克愿意拥抱这样的南方,并为实现这样的“南方世界”贡献力量。

   (新华社记者 阚静文 段敏夫 宋盈   参与记者:李军  视频:阚静文 段敏夫 吴宝澍 刘赞)

(来源:新华网)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相关新闻
伊拉克一驻有美军的空军基地遭火箭弹袭击

伊拉克军方消息人士26日说,该国驻有美军的阿萨德空军基地25日晚遭到4枚火箭弹袭击,未造成人员伤亡。   安巴尔省行动指挥部官员萨阿德·奥拜迪告诉新华社记者,不明武装组织25日晚向阿萨德空军基地发射了4枚火箭弹,其中2枚落在基地内,另外2枚落在基地外。伊拉克安全部队在基地周围地区展开行动搜寻袭击者。   目前尚无任何组织或个人宣称制造了此次袭击事件。 ...

伊拉克总理呼吁各方努力防止地区冲突升级

  伊拉克总理苏达尼21日呼吁立即停止对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侵略,各方应共同努力,防止地区冲突升级,避免伤害更多平民。   伊拉克总理新闻办公室21日发表声明说,苏达尼当天在巴格达会见到访的黎巴嫩看守政府总理米卡提时作出上述呼吁。   双方谈论了当前地区政治和安全局势发展。(记者李军 段敏夫) 来源:新华网

伊拉克安全部队在伊东北部摧毁一处极端组织据点

当地时间7月14日晚,据伊拉克联合行动指挥部声明,伊安全部队当天在该国北部基尔库克省以东的卡拉·汉吉尔(Qara Hanjir)地区开展反恐行动期间,击毙一名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成员,另逮捕一名恐怖分子。伊空军当天据其审讯供词在巴尔卡纳山区东部使用F-16战斗机发现并摧毁了一处极端组织据点。(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米春泽)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福建全线投运!我国东南地区再添天然气大动脉

9日,随着72小时试运行圆满完成,国家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工程——漳州LNG外输管道工程全线正式投产运行。来自漳州LNG接收站的天然气开始向福建省内外供气,年输气量约42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东南地区天然气供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漳州LNG外输管道工程起自漳州LNG接收站,终于西气东输三线漳州末站,由联络线和延伸段两部分组成。管道途经漳州龙海区、高新区...

物归原主!伊拉克展出从美等国追回的文物

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后,伊拉克大批文物被劫掠或毁坏。伊拉克政府一直致力于流失文物的追索工作。当地时间8日,伊拉克展出了一批从美国等国家收回的文物。 伊拉克文化、旅游和文物部长 巴德拉尼:很荣幸我们今天(8日)收到了一大批文物,在这里展示的大部分就是伊拉克总理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