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日前抵达华盛顿进行为期四天的工作访问,与美国政府多名高级官员共同商讨“中东地区目前安全事态的发展及应对”。
△在四天的访美行程中,加兰特(左一)会晤的美方官员包括总统拜登的黎巴嫩问题特使霍克斯坦、国务卿布林肯、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国防部长奥斯汀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从左二至右)。
在当前加沙地带停火谈判陷于停滞、内塔尼亚胡政府又威胁要对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大打出手的形势下,加兰特访美是否意味着以色列要扩大战火,备受外界关注。
为“多线战争”要“更多武器”?
这是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防长第二次访美。
而随行者中还有以色列国防军副总参谋长巴拉姆。他也是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到访美国的以军方最高级别官员。
从这一阵容可见此访的军事色彩之浓。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加兰特此次“旋风式访问”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美国放行其扣留的本应运送到以色列的一批重型炸弹”。
△《以色列时报》报道截图(题图左一为以色列国防军副总参谋长巴拉姆)
这个“主要目的”当然是有背景的。
就在美国防长奥斯汀本月中旬对加兰特发出访问邀请和加兰特启程访美这段时间中,以美双方刚刚因为武器交付问题陷入争吵。
本月18日,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公开指责拜登政府“扣着不给”以军所需军火,影响了以军在加沙的作战行动。
白宫则辩称,除了一批“可能造成平民严重伤亡”的重型炸弹,对以方的其他武器弹药供应一直没断。
△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报道截图
可内塔尼亚胡还不罢休。
加兰特23日动身赴美当天,内塔尼亚胡在以内阁会议上再次吐槽美方近几个月来的武器供应“急剧减少”。
“这个问题几个月来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所以我才决定公开表态(批评美国)。我这么做是基于多年的经验,我知道这一步对于拔出软木塞(注:指一旦拔塞开瓶,香槟酒就会喷涌而出)来说至关重要。”
他同时“希望并相信这一问题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据报道,除要求美方放行重型炸弹外,加兰特此访还将谈及以色列军事行动需要的其他武器,以及美以双方为确保以军军力在中东保持优势而应该进行的“独特合作”。
用加兰特的话说,“与美国官员的会谈对战争的未来至关重要。在这些会谈中,我计划讨论加沙和黎巴嫩(南部和北部战线)的事态发展……我们已做好在更多地区采取任何必要行动的准备”。
△《以色列时报》报道截图
事实上,在此之前,以色列方面已经暗示战争可能很快“进入新阶段”。
内塔尼亚胡23日晚间接受采访时称,以军与哈马斯的“激战阶段”已“非常接近结束”。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加沙战事的终结,但以色列将会从加沙分兵,向北部以黎边境地区部署更多军队。
内塔尼亚胡警告“下一场战争可能是黎巴嫩战争”,并称以军已做好“多线作战”准备。
△美联社报道截图
“违抗美国的后果并不可怕”
早有多方分析提醒,由于黎巴嫩真主党拥有远超哈马斯的作战实力,而且得到中东范围内各个反以武装的支持,在黎巴嫩开辟新战线将给以色列军队带来更大压力。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23日也警告,以军对黎巴嫩的进攻或将增加爆发更广泛冲突的风险,并将伊朗和与伊朗结盟的地区武装组织拉入战团。
△英国《卫报》报道截图
但有美媒分析指出,尽管美国表面上极力“劝和”,但因真主党是美国认定的“恐怖组织”,白宫近日派出的总统特使只能接触黎政府和政府军,不能直接与作为黎国内重要力量的真主党对话,这显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如果外交努力失败,以色列违背美国的意愿对黎巴嫩采取行动,华盛顿将有多大影响力来阻止冲突尚未可知。因为事实证明,“尽管内塔尼亚胡政府一再拒绝拜登政府的要求,甚至与白宫发生了高度公开的口角,但拜登仍然非常支持以色列”。
用美利坚大学教授博阿兹·阿齐里的话说,以色列人已经得出经验——“违抗美国的后果可能并不可怕”。
△美国《国会山报》报道截图
之所以会出现“受援方”比“援助方”口气还硬的咄咄怪事,就是因为美以特殊关系确实太“特殊”了。
有分析认为,内塔尼亚胡近来不断对美说硬话,可能是为了在11月美国总统选举之前“给特朗普和共和党人一根击败民主党人的大棒”。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要知道,一个月后的7月24日,内塔尼亚胡将应邀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
据悉,白宫对届时内塔尼亚胡的讲话内容“越来越担忧”,生怕他会借此机会抨击拜登未向以色列“提供足够支持”。而这很可能会给拜登的竞选连任努力带来一个“外交上复杂且政治上棘手”的局面。
△美国《政治报》网站报道截图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外的人心向背越来越朝着进一步孤立以色列和美国的方向发展。
在国际上,自去年12月南非向联合国国际法院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实施种族灭绝后,智利、西班牙等多国相继宣布加入起诉以色列的行列。
古巴日前成为加入此行列的最新一个国家。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截图
在美国国内,不仅声援巴勒斯坦的抗议示威此起彼伏,拜登政府内部因不满其对以政策而辞职的官员也越来越多。
美国国务院负责巴以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安德鲁·米勒是最新辞职、也是迄今为止辞职的最高级别官员。
在布鲁金斯学会副主席苏珊娜·马洛尼看来,米勒的离去对整个美国政府来说都是一个损失。“这表明那些一直致力于减轻这场冲突对美国及其盟友造成安全影响的人受到了怎样的伤害”。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题图为安德鲁·米勒)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王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