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聚焦  >> 正文

马克龙“派兵”言论暴露欧洲分裂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参考消息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据德国《商报》网站2月27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有关协防乌克兰的言论引发了激烈争论——这暴露了欧洲人的不团结。

报道说,德国政府对这一提议感到愤怒。德国副总理哈贝克说,他很高兴法国在考虑如何加强支持乌克兰,但他主张“提供更多武器”。

不过,报道指出,考虑派地面部队的可能绝非马克龙一人。斯洛伐克总理菲佐26日披露,在一些北约成员国还有在欧盟内部,都有人讨论“双边基础上”的军事行动。他由此谈到了一个在幕后被讨论已久但在公开场合被视为红线的问题:一旦乌军防线崩溃,是否有必要派欧洲军队进入战区抵御俄军。

目前看来,局势还走不到那一步。战线相对稳定,乌克兰人只在个别地方撤了军。高级别外交官称,俄罗斯已经打得人困马乏,目前没能力突破防线。

可为什么马克龙还是暗示可能出兵呢?政治学家赫弗里德·明克勒认为,马克龙此举是“在耍内政以及欧洲政治的手腕,其首要目的与法国是否真要派兵无关,而是要让德国人背黑锅”。

他说,这是为了让德国闭嘴,将法国打扮成“支持乌克兰的先锋”。

除了他想出风头外,还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方面,欧洲人希望加大对华盛顿的压力,使美国国会尽快批准援乌法案。另一方面,东欧和北欧确实害怕俄罗斯。

另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2月27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语出惊人,一石激起千层浪。但欧盟和北约伙伴对马克龙研究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的提议持保留态度。

报道说,马克龙的表态在避免将法国和欧洲变成交战方的愿望与不排除任何可能性的断言之间摇摆。

在西方对这场战争心存疑虑、美国保护伞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之际,马克龙可能希望传达一个信息:欧洲对乌克兰的支持是坚定的。而对这种支持施加限制——比如说不会派兵——会降低其可信度。因此,没有必要关上任何大门。(编译/王勍、刘丽菲)

(来源:参考消息网

相关新闻
俄乌冲突丨不排除派兵乌克兰?马克龙为何打破禁忌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26日公开谈论“向乌克兰派兵”,美国、英国、德国、波兰等西方盟友纷纷否认打算派地面部队。有分析认为,马克龙之所以打破这一禁忌,主要是为发出“政治信号”。但无风不起浪,西方继续“切香肠”式军援乌克兰,增加与俄罗斯爆发直接冲突的风险。 2023年...

俄称控制一村庄 乌称打击俄防空系统

俄罗斯国防部2月28日通报称,俄军已控制阿夫杰耶夫卡方向的彼得罗夫斯科耶村,占据了更为有利的阵地。俄军在库皮扬斯克等多个方向击退乌军多次进攻并发动多次攻势,摧毁乌军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等多件装备。俄防空部队击落多枚海马斯火箭弹。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同一天发布战报称,在过去24小时内,前线地区发生79次战斗,乌军对俄人员及军事装备集中区、指挥...

“北溪”管道爆炸背后谜团为何难破

  瑞典、丹麦本月相继宣布结束“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调查,迄今未公开指认任何嫌疑方,爆炸原因愈发令人生疑。   “北溪”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向欧洲输气。爆炸发生在俄乌冲突升级、欧洲试图减小对俄能源依赖之时。事发后,丹麦、瑞典和德国分别启动调查,但均拒绝俄罗斯参与。如今,丹麦、瑞典为何接连撂挑子不查了?调查持续一年多,查出了什么?究竟谁炸的...

俄联邦委员会副主席:北约军队一旦在乌出现,必成俄军目标

据俄罗斯卫星社2月28日报道,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副主席康斯坦丁·科萨切夫表示,北约军队一旦出现在乌克兰,必定会成为俄军的合法打击目标。 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26日表示,西方领导人讨论了向乌克兰派兵的可能性,虽尚未达成共识,但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报道称,科萨切...

俄乌冲突两周年:欧盟挺乌“上心” 农民受损“上火”

1月5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比利时首相德克罗(左)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比利时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标志前合影。新华社发 2月26日,人们在法国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举行的第60届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参观。新华社发   2月24日,俄乌冲突迎来两周年。为体现对乌克兰的坚定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