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聚焦  >> 正文

俄乌冲突第二年:从巴赫穆特到阿夫杰耶夫卡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阿夫杰耶夫卡,乌军撤离时拍下了这座城市的界标。

当冲突临近两周年,阿夫杰耶夫卡之战落下了帷幕。一年前,同样有一场关键战役发生在巴赫穆特。

巴赫穆特:俄军赢得“绞肉机”之战

2023年2月,已经持续了半年的巴赫穆特之战正进入决战阶段。从2月开始,俄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将乌军逐步挤出巴赫穆特。到5月21日,俄方宣布已完全控制巴赫穆特。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最激烈的战役之一,巴赫穆特也因此被称作“绞肉机”。

乌军大反攻:西方与乌克兰的错算和分歧

与此同时,西方开始热议乌军的“春季反攻”。俄军开始在100多公里的南线修筑大规模防御工事,并称其为“苏洛维金防线”。对于这条防线,西方起初不以为然。

《华尔街日报》2023年6月2日报道:如果这条防线没有被有效保护,当乌军发起攻势时,将利用挑战者坦克和豹式坦克越过这些障碍。

美国媒体的话音刚落,6月3日乌军反攻拉开帷幕。然而开始还没几天,乌军就发现“苏洛维金防线”成了麻烦。大批北约装备陷在了雷区。乌军甚至很难攻至俄军第一条防线。直到反攻结束,乌方也只攻下了罗博季涅等几座村庄。此外,乌军还在巴赫穆特方向发动攻势,夺回了多处阵地,但始终无法靠近巴赫穆特城区。

11月1日,时任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首次承认乌军反攻失败,冲突陷入僵局。《华盛顿邮报》则披露称,美西方和乌克兰从一开始就存在严重分歧。失败后双方又开始互相“甩锅”。美国指责乌军没有集中兵力,乌克兰则指责北约战术是“纸上谈兵”。

阿夫杰耶夫卡:僵局下 俄军重拾攻势

10月10日,俄军突然进攻阿夫杰耶夫卡,并在短时间内控制该城北部高地——焦化厂矿渣堆。随后,俄乌陷入苦战,俄军装甲部队也遭遇明显损失。僵局在今年1月被打破。俄军利用地道在城市南部打开缺口。随后俄军再次发动南北攻势,在2月中旬用约一周的时间控制了全城。

乌频繁使用无人机 黑海方向渐占上风

正面战场落于下风,乌方将目标瞄准了俄军后方。乌方的远程导弹和无人机等频繁袭击克里米亚。当地基础设施、俄军军舰和黑海舰队总部都曾被击中。此外,位于俄境内的别尔哥罗德也多次遭遇袭击,甚至连克里姆林宫也曾被击中。俄国防部的数据显示,一年前,俄军平均每天拦截15至20架乌方无人机,现在数字已升至80至100架。

冲突将进入第三年 俄乌消耗战还要打多久?

对于未来一年,乌军新任总司令瑟尔斯基承认乌军已“由攻转守”。俄防长绍伊古则表示,俄军去年完成了挫败乌军反攻这一主要目标。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场冲突能在今年结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新闻
乌军方称又击落一架俄军A-50预警机

乌克兰空军司令奥列修克23日晚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乌军又击落一架俄军A-50空中预警机。   奥列修克在社交媒体发布了疑似俄军战机在夜间起火视频,但他未透露具体细节。奥列修克还向乌国防部情报总局表示感谢。   据乌军方此前发布的消息,1月14日晚,乌军袭击了俄军飞行于亚速海空域的一架A-50预警机和一架IL-22空中指挥机,前者被击落,后者迫降成功但遭到严重损...

乌克兰与丹麦签署安全合作协议

据乌克兰总统网站23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当天在乌西部城市利沃夫签署两国安全合作协议。   据报道,该协议为期10年,丹麦将向乌克兰提供军事和财政支持。协议前5年,丹麦将向乌提供85亿欧元的援助,今年提供的安全援助将不少于18亿欧元。   协议还规定,丹麦将为乌克兰未来加入欧盟和北约提供支持。   此前,乌克兰与英国、德国和...

俄乌冲突延宕两年,2024能否迎来转折?

(国际观察)俄乌冲突延宕两年,2024能否迎来转折?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电 题:俄乌冲突延宕两年,2024能否迎来转折?   今年2月24日,乌克兰危机升级将满两周年。延宕两年的冲突致双方伤亡惨重,也给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安全带来全方位冲击。难觅的和平还未到来,俄乌冲...

德媒:欧盟与俄罗斯经济“决裂”成为现实

德国《世界报》网站2月20日在题为《欧盟与俄罗斯决裂彻底成为现实》的报道中说,30年来,俄罗斯和欧盟成员国建立并扩大了经贸联系。双方都受益匪浅:欧洲获得了相对廉价的能源,俄罗斯则收入数以千亿美元计的资金,从而至少使国内部分地区实现了繁荣。 报道称,在鼎盛时期,欧盟占...

美媒揭露美国如何借俄乌冲突大发其财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日前刊发题为《在欧洲的战争如何利好美国经济》的文章,揭露美国经济因俄乌冲突获利颇丰的事实。   文章说,过去两年,美国国防工业武器和弹药订单大增。美联储数据显示,美国国防和航天领域的工业产值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增长了17.5%。拜登政府有官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