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聚焦  >> 正文

Sora来了,会砸掉谁的饭碗?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OpenAI官网截图

输入寥寥数语便能生成效果炸裂的60秒视频!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推出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近日震惊全球。

  OpenAI推出ChatGPT才过去一年多,就再度扔出一枚重磅炸弹。“文生视频”AI模型Sora的惊艳之处在哪儿?对行业有何影响?存在哪些隐患?新华社记者为你解局——

  Sora有何本领

  Sora生成的多条短视频“大片”在全网刷屏,场景逼真丝滑、细节丰富。

  这是OpenAI首次进军AI视频生成领域。据公司介绍,Sora使用Transformer架构,可根据文本指令创建现实且富有想象力的场景,生成多种风格、不同画幅、最长为一分钟的高清视频。

  换句话说,给Sora一些提示语,它就能生产出一条高质量短视频。一起感受一下Sora的创作实力。

  OpenAI官网发布的Sora生成视频图像显示,一辆SUV行驶在盘山公路上。

  Sora还能够根据静态图像生成视频,扩展现有视频或填充缺失的帧。

  OpenAI说,Sora能深刻地理解语言,不仅理解用户文本提示,还理解所述事物在物理世界中的存在方式。“我们正在教授人工智能理解和模拟运动中的物理世界,目标是训练模型帮助人们解决需要与现实世界交互的问题。”

  不过,OpenAI官网晒出的视频作品是Sora创造的平均水准还是最高水准呢?

  OpenAI承认,目前Sora生成视频中可能包含不合逻辑的图像,混淆左右等空间细节,难以准确模拟复杂场景的物理原理和因果关系实例等。例如,一个人可能咬了一口饼干,但饼干上没有咬痕。不过,随着算力增强、模型改进,人们可能会在短期内获得更加完善、先进的视频生成功能。

  可能砸掉谁的饭碗

  OpenAI此次推出Sora更像是预览版,公众尚难以深入全面了解该模型的优缺点。OpenAI表示,目前仅主要向一些设计师和电影制作人等特定人群提供Sora访问权限,以获取有关改进该模型的反馈。公司不仅未公布训练Sora模型的数据等基础细节,也没确定何时面向公众发布。

Sora生成视频截图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Sora再次凸显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对现实生活和传统行业的深远影响。人工智能在视频生成领域的巨大发展前景为塑造影视产业新业态打开大门的同时,恐将颠覆现存影视产业。

  Sora推出第二天,主营图像处理、视频制作软件的奥多比公司股价应声下跌超过7%。

  好莱坞去年遭遇63年来首次编剧和演员全行业罢工,因为该行业的部分工作机会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Sora横空出世让这一威胁变得更迫近和真切。  

  让伪造更逼真难辨

  OpenAI在Sora技术报告的标题中写道,视频生成模型是“世界模拟器”。

  如果世界可以被模拟,那么真与假的边界何在?不少业内人士担心,Sora将为“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推波助澜。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信息学院副院长法里德表示:“当新闻、图像、音频、视频——任何事情都可以伪造时,那么在那个世界里,就没有什么是真实的。”

  图为2023年11月2日,在英国布莱奇利园,一名参会者经过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峰会的宣传展板。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针对造假顾虑,OpenAI称在真正面向公众推出产品时,将确保生成视频包含来源元数据,并推出检测视频真伪的工具。OpenAI还承诺,在产品中使用Sora前将采取安全措施,包括由“错误信息、仇恨内容和偏见等领域的专家”对模型进行对抗性测试以评估危害或风险;核查并拒绝包含极端暴力、性内容、仇恨图像、他人IP等文本输入提示等。

  不过,OpenAI承认,即便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测试,“我们无法预测人们使用我们技术的所有有益方式和滥用我们技术的所有方式”。

  AI狂飙 能管得住吗

  科技领域颠覆式创新不断涌现,如何实现拥抱技术进步和确保社会安全的平衡,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

  OpenAI表示,将与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艺术家合作,了解他们的担忧,确定Sora的积极使用案例,并认为从现实世界的使用中学习是创建和发布越来越安全的人工智能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2023年7月7日,在瑞士日内瓦“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全球峰会”上,一名参会者与仿真机器人索菲亚互动。新华社记者连漪摄

  业内人士指出,在当下治理框架、管控措施都未跟上的情况下,仅靠企业恐无法提供社会所需的人工智能安全性和信任度。

(记者:吴晓凌;编辑:陈丹、刁泽、王科文、胡丹丹、李雪梅、陈勇、胡丹丹、孙晶、徐超、马震、张家伟、林小春、徐晓蕾、杜逾舸、梁尚刚、王丰丰)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人工智能抢走美国大厂员工“饭碗”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月5日报道,经过一年的大规模裁员后,科技行业最大型公司的裁员潮到2024年第一个月仍未停歇。 谷歌今年伊始就裁掉了数百名员工,并称未来还会进一步裁员。亚马逊紧随其后,裁减了Prime Video部门的数百个职位。元宇宙公司悄悄地精简了中层管理人员。微软也...

人工智能视频生成器Sora引发滥用质疑:"公众将不知道该相信什么"

据法新社2月16日报道,一种新的人工智能工具有望通过简单的文本命令创建短视频,这引起了艺术家和媒体专业人士的关注和质疑。 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15日称,它正在测试一种名为Sora(“天空”)的文本转视频模型,该模型可以让用户通过简单的提示创建逼真的视频。 这家总...

科技巨头承诺防止AI干扰全球选举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月16日报道,随着人们日益担忧错误信息对民主产生的影响,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承诺将打击人工智能(AI)生成的“欺骗性”内容,以防止其干扰今年的全球选举。 亚马逊、谷歌、元宇宙平台公司(Meta)、微软、TikTok公司和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等20家科技...

全球论坛探讨人工智能治理格局

当地时间2月5日,为期两天的第二届全球人工智能(AI)伦理论坛在斯洛文尼亚克拉尼举行。此次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和赞助,斯洛文尼亚数字转型部主办。此次论坛以“改变人工智能治理格局”为主题,汇聚了来自67个国家的600多名政府、国际组织、学术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代表参加,共同探讨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平等、多样性等重要议题。   签署人工智能相...

多国看重“主权人工智能” 竞相研发本地语言产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于5日和6日召开全球人工智能伦理论坛,重要议题包括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平等、多样性等。过去一年多来,各国竞相研发本地语言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背后是对数字主权领域的深层考量。   涌现多种语言产品   美国OpenAI公司研发的英文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在2022年底横空出世后,多国研究人员纷纷跟进“大语言模型”技术,在全球多地形成了开发本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