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聚焦  >> 正文

美媒:美乌表面团结但分歧渐显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美国《政治报》12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曾对乌克兰许诺“只要需要就会支持”,两国步调大体一致,但近段时间,美乌之间的“团结”逐渐显露裂痕。

《政治报》说,明面上看,拜登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几乎没有分歧。上月,拜登在事先没有宣布的情况下访问乌首都基辅,两人展示了团结。不过,《政治报》记者通过对美国10名政府官员、国会议员和专家的访谈,看出美乌在几个方面有分歧。

这是2022年2月2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白宫。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比如,乌克兰死守东南部城市巴赫穆特,但后者在美方眼中并非战略要地。俄军已经包围巴赫穆特9个月之久,而乌克兰拒绝放弃这座已成为废墟的城市。

多名美国政府官员忧心忡忡,认为乌克兰为巴赫穆特耗费太多兵力和弹药,将削弱乌军发起春季反攻的实力。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说,守住巴赫穆特的“象征价值大于它的战略和作战层面价值”。

《政治报》说,乌方没有理会美国的意见。

这是2022年2月10日在乌克兰基辅拍摄的政府办公大楼。新华社发(谢尔盖·斯塔拉斯坚科摄)

此外,《纽约时报》7日以美国政府官员为消息源报道,根据所谓美方最新情报,一个亲乌克兰团体制造“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乌克兰国防部长阿列克西·列兹尼科夫8日否认乌方与爆炸事件有关。他在欧盟防长会议期间告诉媒体记者:“这不是我们所为。”

乌总统办公室顾问米哈伊洛·波多利亚克7日在社交媒体上说,乌方与爆炸事件无关,也没有关于“亲乌克兰的破坏组织”的相关信息。

俄罗斯方面批评相关报道是为“转移视线”,呼吁彻查。

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迈克尔·麦考尔说,美国政府内部对俄乌冲突“没有一个明确的政策目标”。

按照麦考尔的说法,国家安全委员会内部对于向乌克兰提供何种武器存有分歧,“我与许多军方高层聊过,他们大多支持(向乌克兰)提供陆军战术导弹(ATACM)”。但政府不同意,一是因为美军库存不太富余,二是担心乌方将它用于袭击俄境内目标,可能导致冲突进一步升级。

《政治报》分析,美乌可能还就如何结束俄乌冲突存在更大分歧。美国已经明确告知乌方,不可能无期限地这样密集援助乌方。越来越多的共和党议员开始发声质疑把美国纳税人的钱用于支持乌克兰。

(来源:新华社  陈丹)

相关新闻
德媒:乌克兰跃升为世界第三大武器进口国

据德国《时代》周报网站13日报道,由于俄乌冲突爆发,2022年欧洲的武器进口量几乎翻番。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年度报告,2022年欧洲武器进口同比增长了93%。 报道称,根据该报告,乌克兰2022年跃升为世界第三大武器进口国,只有卡塔尔和印度的武器进口多于乌克兰。2022年,乌克兰占欧洲武器进口的31%,占世界武器贸易的8%。报告显示,2022年乌克兰的武器进口...

俄乌局势:俄称俄农产品和化肥出口仍受阻 外媒称俄乌在顿涅茨克地区伤亡增加

综合消息: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2日表示,俄罗斯粮食和化肥出口正常化是黑海港口粮食外运一揽子协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当前由于受西方制裁,俄农产品和化肥出口仍受阻。据路透社12日报道,近期俄乌双方在顿涅茨克地区战斗中伤亡人数增加。   俄称俄农产品和化肥出口仍受阻   据塔斯社报道,扎哈罗娃12日表示,关于黑海港口粮食外运一揽子协议,俄罗斯粮食...

俄乌局势进展:欧盟外交官称几乎无法对俄实施新制裁 芬兰宣布将向乌提供援助

综合消息:据塔斯社11日报道,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的机会几乎已被用尽。芬兰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2900万欧元的援助。   欧盟外交官称几乎无法对俄实施新制裁   据塔斯社11日报道,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的机会几乎已被用尽。“但我们可以继续增加(对乌克兰的)财政和军事支...

西摩·赫什:美媒“甩锅”乌克兰是在转移视线

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2月上旬披露自己的调查结果,揭露“北溪”管道是美国情报部门和美军秘密破坏。西方主流媒体对此却异常沉默。而在本月7日,美国《纽约时报》、英国《泰晤士报》以及德国多家媒体却突然集体抛出新说法,称一个亲乌克兰团体制造了“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

“北溪”事件迷雾重重,泽连斯基最新发声回应

综合外媒报道,近日,对于到底谁是“北溪”爆炸事件的幕后黑手,各方说法不一。3月1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新发声称,基辅与“北溪”事件无关。   “至于‘北溪’,我们与此事完全无关……这绝对不是乌克兰人做的。”在与芬兰总理桑娜·马林共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泽连斯基说。   泽连斯基表示,他认为,公布有关乌克兰参与炸毁天然气管道的消息,是为了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