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聚焦  >> 正文

三名科学家分享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瑞典皇家科学院4日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阿兰·阿斯佩、美国科学家约翰·克劳泽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蔡林格,以表彰他们在“纠缠光子实验、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量子信息科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10月4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现场,屏幕上显示奖项得主阿兰·阿斯佩(左)、约翰·克劳泽(中)和安东·蔡林格的照片。新华社记者任鹏飞摄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当天发表的新闻公报中说,三位获奖者在量子纠缠实验方面都有重要贡献。量子纠缠是指,在量子力学中处于纠缠态的两个或多个粒子,即便分开很远距离,有些状态也会表现得像是一个整体。他们的实验结果“为基于量子信息的新技术扫清了道路”,目前在量子计算、量子网络和量子保密通信方面已有大量相关研究。

  公报说,在量子力学的发展历程上有一个著名的贝尔不等式,如果它始终成立,那么量子力学可能被其他理论替代。为此,许多量子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违反贝尔不等式的验证,克劳泽提出了一个利用处于纠缠态的光子的实验,其结果可以违反贝尔不等式,阿斯佩进一步填补了克劳泽实验中的重要漏洞。蔡林格进行了更多实验,并且其团队还利用量子纠缠展示了量子隐形传态,即有关量子态的传输。

  这是10月4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拍摄的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现场。新华社记者任鹏飞摄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托尔斯·汉斯·汉森在现场解读获奖成果时展示了一张含有中国量子卫星的图片,其上显示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洲际量子通信实验。他告诉新华社记者,中国在量子卫星和量子通信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中国量子通信卫星图彰显了物理学的国际合作,也体现了中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贡献”。

  阿斯佩1947年出生于法国,目前为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和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教授;克劳泽1942年出生于美国,目前就职于他自己在加利福尼亚州创始的一家公司;蔡林格1945年出生于奥地利,目前为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教授。

  三名科学家将平分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90万美元)奖金。(记者 和苗 付一鸣)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三名科学家分享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图】

10月4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现场,屏幕上显示奖项得主阿兰·阿斯佩(左)、约翰·克劳泽(中)和安东·蔡林格的照片。   瑞典皇家科学院4日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阿兰·阿斯佩、美国科学家约翰·克劳泽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蔡...

我国科学家取得嫦娥五号着陆区火山活动历史研究新进展

我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于2020年12月着陆于月球正面风暴洋克里普地体的东北部地区,随后对着陆点附近的月表物质进行了采样并成功月壤样品带回地球。风暴洋克里普地体的东北部地区之所以被选择成为嫦娥五号任务的着陆区,主要在于它被认为是月球表面最年轻的玄武岩单元之一并且富含...

科学家破译“声音”减轻疼痛的原因

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张智教授团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刘元渊教授团队以及安徽医科大学陶文娟副教授团队合作,破译“声音”减轻疼痛的原因。   这一揭示了声音镇痛的关键因素及神经机制的破译成功的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   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给爪子发炎的小鼠播放3种不同类型的声音,分别是舒缓的音乐、...

我国科学家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首次发现高压矿物

撞击作用是月球表面物质混合的重要地质过程,是控制月壤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因素。高压矿物作为撞击事件的重要记录者,对限定岩石受冲击的温压条件及反演撞击坑的大小有重要意义。但是,月球返回样品和月球陨石中较少发现高压矿物相,限制了通过月球样品反演月表撞击过程的研究。 经过...

科学家发现90亿年来成长最快的黑洞 质量是太阳的30亿倍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15日说,一支国际研究团队意外发现了90亿年来成长最快的黑洞。   这个黑洞代号简称J1144,质量是太阳的30亿倍,平均每秒钟可“吞噬”一个地球大小的天体,其所在类星体亮度是银河系所有光亮度之和的7000倍。   研究牵头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克里斯托弗·昂肯说,研究人员通常经由黑洞所在类星体的光亮程度判断黑洞的成长速度。随着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