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  >> 正文

俄科学家遭排斥 合作项目被冻结,乌克兰危机殃及北极科考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美国《大西洋月刊》4月3日文章,原题:乌克兰战争也事关气候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军事冲突正在扰乱全球范围内的国家关系,导致数十年的科学合作走向破裂,其影响甚至波及北极最偏远的地方。

俄罗斯控制50%北极海岸线

世界正在迅速升温,气候变化的速度要求科学家对北极地区进行广泛的科学研究,那里海冰的消失、冰川的融化和其他生态变化将带来全球性后果。不过,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北美北极研究所执行主任玛丽贝丝·默里表示,俄乌冲突给科学界带来了混乱和不确定性,而在科学界,国际合作至关重要。俄罗斯控制着50%的北极海岸线,是北极科研的重要合作伙伴。默里说:“要说哪个领域是他们没有参与的,我找不到。”

通过在北极观测峰会担任协调人的工作,默里感受到俄乌冲突对北极研究的影响。北极观测峰会每两年召开一次。该会议让国际科学家聚集在一起,分享研究成果,交流观点,并指导一个长期的泛北极观测网络的发展。该网络旨在了解整个北极地区的系统性变化,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适应性措施和减缓措施。

但是,今年的峰会以及更广泛的北极科学峰会周,不对来自俄罗斯机构的科学家开放。主办这些活动的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发表声明,申明致力于“国家间的和平科学合作”,但同时宣布,由于俄乌冲突,该委员会“不能照常行事”。这是该委员会自冷战后运行以来首次采取这样的立场。当时,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表示,要将北极变成“和平之地”。

默里说,“我们有很多来自俄罗斯的科学家”,他们对峰会的贡献包括分享报告,参加论坛,并帮助为国际机构制定建议,如由八国组成的“北极理事会”。这是另一个冷战后机构,其成员近期首次暂停了与俄罗斯的合作。

“我们的发现令人担忧”

俄乌冲突的冲击波已经蔓延至挪威会议之外。在整个北极地区,与俄罗斯科学家的合作研究都被冻结了,包括对北极熊、鲸、海象等动物的研究项目。在许多情况下,此类关系的切断正在波及其他研究领域,如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北极居民食物资源的研究。

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生物学家唐·安德森就领导了一项这样的研究。去年,安德森和同事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之间的楚科奇海发现了大规模周期性有害藻华存在的证据。这些藻华可能会伤害海洋哺乳动物和依赖它们的人类。安德森说,“我们的发现令人担忧”,他强调必须对更多海域进行更多研究,包括他一直无法研究的楚科奇海俄罗斯一侧。安德森的研究小组在俄罗斯边境外发现了大量的藻华证据,他认为,俄罗斯变暖的水域也存在这种风险,那里的藻华可能会漂流到美国水域。

安德森之前拿到资金,将俄罗斯科学家引入他的实验室,学习他的采样方法,并在俄罗斯复制相关研究,以便让楚科奇海两岸的居民都能了解可能的风险。但是,俄乌冲突打乱了这个计划。

数百平方公里数据空白

在阿拉斯加湾,作为国际鲑鱼年项目的一部分,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联合研究小组对重要的鲑鱼栖息地进行的国际研究也受到干扰。今年2月下旬,就在俄乌冲突发生的第二天,美国官员禁止该国一名科学家登上俄罗斯科考船,参加国际鲑鱼年项目。此举阻止了俄罗斯团队对美国海域进行采样,在他们的数据中留下了一个规模达数百平方公里的“空白”。目前,国际鲑鱼年项目太平洋地区的协调人马克·桑德斯正忙着租船来收集缺失的数据。他说,与俄罗斯合作的长期需求仍然存在,因为鲑鱼的栖息地延伸到俄罗斯海域,并且预计会转移到北极海域。

美国威尔逊中心极地研究所的律师埃文·布鲁姆表示,调查微塑料污染的合作项目、北极航运增加带来的重质燃料影响以及其他紧迫的研究也受到影响。布鲁姆承认,乌克兰的局面需要强有力的政治回应,如暂停与俄罗斯政府以及科学家的合作。但这也破坏了为各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提供指导的科学研究,实属不幸。(作者蒂姆·莱登,传文译)

(来源:环球时报)

相关新闻
人民日报钟声:将经济武器化必将反噬其身

美国操弄经济和金融霸权,打着所谓“规则”旗号破坏国际秩序、制造对抗和分裂,企图借机渔利,既不负责任也不道德   当前,世界各国既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又要保经济保民生,已经十分困难。美国不顾全球稳定和各国民生,对俄罗斯实施一系列单边制裁,并威胁强迫他国遵守美国单边制裁措施。美国将经济武器化,大搞经济霸权主义和金融恐怖主义的行为,引起国际社会普...

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就欧盟反虚假信息机构涉华文章答记者问

问:2022年4月4日,欧盟对外行动署下设的反虚假信息机构发表文章,表示中国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试图搞平衡,中方自称中立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中国媒体传播俄散布的阴谋论,将责任归咎于美国和北约。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方历来主张和平,向来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独立自主作出判断,倡导维护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按照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

扎哈罗娃:中国看得很深并明白乌克兰危机的本源

关于乌克兰危机,据俄罗斯卫星网4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中国“看得很深并明白乌克兰危机的本源”。 报道称,扎哈罗娃在“俄罗斯1”电视台直播节目中称:“(俄外长拉夫罗夫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屯溪的谈话很深刻……中方表达了其公开表示的一贯立场,就...

俄媒:扎哈罗娃称布查事件目的旨在“破坏和谈”

关于布查事件,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当地时间3日认为,乌方的目的旨在“破坏和平谈判”。据报道,扎哈罗娃在Telegram上写道:“俄罗斯要求联合国安理会于2022年4月4日就乌克兰军队和激进分子在布查发起的挑衅举行会议。基辅政权的另一项罪行的实质,是破坏和平谈判和升级暴力。” 此前,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4月3日对乌克兰基辅州布查市平...

动荡世界,中欧可提供更多稳定因素

4月1日,第二十三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两位主席共同主持会晤。这是2020年6月以来双方领导人的首次正式会晤,双方都认为此次会见开诚布公、坦率深入,增进了相互了解,也达成了不少共识,同意继续加强沟通交流,开展协调合作。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