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视频通话。这是时隔4个月,中美元首再次“云会晤”。国际形势已发生新的重大变化,风险和挑战上升。乌克兰局势成为此次通话双方谈到的重点问题之一。习近平主席清晰、全面地阐明了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发出的最重要信息是,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中国一贯主张维护和平、反对战争。这不仅根植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也是中方一以贯之的外交政策。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70余年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基本结晶。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深知和平安宁的珍贵,乌克兰局势发展到这个地步,“是中方不愿看到的”。
然而,近期美方一些人针对乌克兰危机不断散布虚假信息,对中方抹黑施压。中方反对任何针对中国的无端指责和猜忌,决不接受任何外来胁迫和压力。中方多次指出,美方应该做的是认真反思自己在乌克兰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切实承担应尽的责任,为缓和局势、解决问题拿出实际行动,而不是继续火上浇油,转嫁矛盾。一些国家不能为了小团体利益影响他国乃至地区的安全,世界要致力于营造各国共享安全的新局面。
中国处理乌克兰危机有自己的原则。中国向来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独立自主做出判断。中国倡导维护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少数国家将“家法帮规”包装成国际规则,用来规锁打压别国,谋取私利。中国坚持按照联合国宪章办事,主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强调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争端。
中国提出了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方案。这一方案既有“当务之急”,更有“长远之道”。当务之急是各方要一起推动当事方对话谈判,尽快停火止战,避免平民伤亡,尤其要防止发生人道主义危机。事实上,中国一直致力于劝和促谈。冲突发生第二天,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通话时就提出希望看到俄乌双方尽早和谈,并得到了积极回应。3月8日,习近平主席同法德两国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提出应共同支持俄乌和谈,推动双方维护谈判势头,呼吁保持最大限度克制。中方也乐见欧俄美及北约开展平等对话。各方应向乌克兰提供急需的人道主义物资,而非煽风点火,输入致命性武器。
解决危机的长远之道是要摒弃冷战思维,不搞集团对抗,真正形成平衡、有效、可持续的地区安全架构,这样才能实现欧洲大陆的长治久安。中国多次强调,必须坚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照顾当事方的合理安全关切。制裁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乌克兰问题的解决必须标本兼治。
习近平主席指出,作为大国领导人,要考虑妥善解决全球热点问题,更要考虑全球稳定和几十亿人民的生产生活。两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不仅要引领中美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而且要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为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作出努力。这一论述,尽显大国格局和担当。大国就应该有大国的样子。
(作者: 苏晓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