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晚,习近平主席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视频通话,这是中美两国元首时隔四个月再次“云会晤”。在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关键时刻,在欧洲大陆重燃战火的危急关头,这次视频通话传递了哪些重要信息?《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时隔四个月 再度“云会晤”
去年11月16日上午,经中美双方商定,习近平同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双方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今年3月18日晚上,习近平应约同拜登视频通话,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乌克兰局势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
再次隔屏相见,习近平说,去年11月我们首次“云会晤”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目前仍在不断发展的乌克兰危机,当属这“新的重大变化”之一。而这也正是当晚两国元首谈及的重点。
△2022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拍摄)
两次“云会晤”,从“天下并不太平”到“世界既不太平也不安宁”,局势更加令人忧心。
习近平曾对拜登说,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一场灾难。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攸关世界前途命运,是两国必须回答好的世纪之问。
回望历史,或许可以找到解决当代问题的钥匙。
首次“云会晤”的去年,是中美双边关系“破冰”50周年。习近平在会晤时说,过去50年,国际关系中一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美关系恢复和发展,造福了两国和世界。未来50年,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须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
再次“云会晤”的今年,是中美发表“上海公报”50周年。上月底,纪念大会在上海举行,总结历史经验,启迪前行之路。在这次视频通话中,拜登表示,50年后的今天,美中关系再次处于关键时刻,美中关系如何发展将塑造21世纪的世界格局。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只有从大历史观出发,才能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牢牢掌握历史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