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  >> 正文

中国军力发展不需要向美西方“自证清白”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提交全国人大的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国防预算为1.45万亿元(约合2290亿美元),同比增长7.1%。美西方一些媒体似乎早就憋足了劲要弄出曲解事实的动静,宣称这是三年来的最快增速,超过了GDP的增长目标,标志着“中国继续强劲军费支出”“挑战美国军队在印太的主导权”,等等。

看得出来,这些解读很善于“排列组合”,怎么能证明“中国威胁在变大”就怎么来。然而,牵强附会的东西不可能有说服力。自2016年以来,中国军费预算增长幅度维持在6.6%到8.1%之间,7年间平均增速大约为7.2%,今年的增幅非常接近这个中间值。一些西方媒体之所以拿出“三年”的时间范围来说事,完全是因为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疫情带来了社会经济的波动,自然也影响到包括防务在内的各种支出,2020年中国国防预算增幅降至32年来最低点,但那是一种“非常态”。

中国作为一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在发展军力方面一直相当克制。这些年,中国军费增长与GDP增长总体上是挂钩的,而且占GDP比例一直低于1.5%。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一些军费大国在2020年的这一数据分别为:美国3.7%、沙特阿拉伯8.4%,印度2.9%,英国2.2%,俄罗斯4.3%。从占比上看,中国的国防支出显然不算多,如果要算人均开支,那就更少了。但美西方媒体从不做这样的数字对比,他们设下的就是要中国不断“自证清白”的舆论陷阱。

中国从来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国家,我们的国防政策始终是防御性的。中国的克制实际上给亚太地区创造了和平红利。这些年,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和平安定的环境,而中国坚持以和平手段解决纷争的态度对此做出了很大贡献。我们看到,周边国家对中国国防发展的态度其实大多是温和的,反而最尖刻的指责和最恶毒的抹黑恰恰来自在这个地区制造了最多事端、军费占全球防务总支出约40%的美国。

必须要说,美国对中国的这种指责是基于一种畸形的防务观念。前两天,美国参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康奈尔呼吁国防开支应在通胀基础上至少增长5%,还有分析认为美国军费预算总额在2023年将突破8000亿美元大关,而这相当于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军费总和。美国的军费已经如此之高,但却掉进“越投入越焦虑、越焦虑越增加投入”的恶性循环。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美国一些铁杆盟友也在加强扩军备战,比如日本和澳大利亚近年来也大幅增加防务开支,澳大利亚甚至还计划将军费增幅十年内提升40%。必须要说,在如何认识国防发展的问题上,华盛顿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

一个国家是否安全,取决于它的战略环境是否面临重大挑战、国内政治能否保持凝聚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稳定等一系列复杂因素,而绝非是“军费越高越安全”这样的简单逻辑。对此,中国全社会有着相当高的战略清醒。其实,从星期六公布的2022年政府预算来看,国防支出增长7.1%的同时,教育和科技两个关键领域总支出增幅分别高达10.6%和7.2%。政府工作报告则依然聚焦于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从减税、就业,到政务服务、科技创新,以及乡村振兴和环保议题等等,“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就是中国的发展逻辑。

可以想见,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中国的国防建设仍将保持自己的既定节奏,不会被美西方的杂音所左右。我们既不搞消极的“顺其自然”,也不搞头脑发热的“战略冒进”。中国军力发展是国家战略进取和稳健的综合体现,中国军队是一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是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的积极力量。

来源:环球时报

相关新闻
乌危机推动欧洲多国防务政策调整

随着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欧洲多国防务政策近来出现重大调整:德国自两德统一后首次大幅追加国防预算;瑞典、芬兰、瑞士、奥地利等长期在地缘政治关系中保持中立的国家,防务立场也出现明显转变。   分析人士认为,在美国战略重心转移、地区安全形势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欧洲诸国愈发意识到构建自身防务力量的紧迫性,而防务政策的调整或会对欧洲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

揭秘俄陆军核心“营级战斗群”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21日宣布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独立后,又发布总统令,指示俄武装力量进入顿巴斯地区“维护当地和平”。西方媒体在介绍当前部署在俄乌边境地区的俄军部队时,通常会提到一个特殊的名词“营级战斗群(BTG)”。 路透社报道称,...

现在,终于明白他们为什么要阻止运动员带手机参加北京冬奥会了

2022北京冬奥会已经闭幕。在本届冬奥会期间,包括中国运动员在内的全球各国运动员,通过不懈的努力与拼搏,取得了极为优异的成绩,有人获得了奖牌,有人刷新了奥运纪录,有的则实现了自己的奥运梦想,突破了自己。 同时,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还在体育这个人类共同的纽带下,突破...

中国做得确实好,很多西方媒体也不得不说大实话!

北京冬奥会完美落幕了。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说,这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此役太不容易,因为我们迎战的是新冠和政治两种病毒,中国人都憋着一口气。此役打得漂亮,因为“有这样的人民作为强大后盾,我们就可以做成任何事情”。 ▲ 2022年2月20日,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

国际锐评|北京冬奥会的收视率井喷说明了一切!

“北京冬奥会是至今为止收视率最高的冬奥会!” 16日,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发布的这一消息,引起全世界热议。国际奥委会电视和营销服务首席执行官兼常务董事蒂莫·卢姆表示,北京冬奥会是数字媒体平台观看人数最多的冬奥会。此前,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称,北京冬奥会在全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