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5日宣布将加快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同时多数美联储官员预期明年美联储可能加息3次。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重点已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转向控制通胀,但受需求强劲、供应链瓶颈持续等因素影响,美国通胀压力不大可能很快缓解。
加快“缩表”进度
美联储当天结束货币政策会议后发表声明说,得益于新冠疫苗接种取得进展和有力政策支持,美国经济活动和就业指标继续走强,失业率大幅下降。与此同时,供需失衡继续推高通胀。
声明说,美联储决定从明年1月开始将每月资产购买缩减规模从150亿美元扩大一倍至300亿美元。按照这一速度,美联储预计将于明年3月中旬结束资产购买举措。
这是12月15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大楼。(新华社发 沈霆摄)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天表示,目前通胀压力高企、就业市场强劲,美国经济不再需要增加宽松货币政策支持,更快结束资产购买计划有助于美联储更好应对各种可能的经济变化。
过去几周,不少美联储官员和经济学家呼吁加速缩减购债,为尽早启动加息做准备。美国劳工部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8%,创近40年来最大同比涨幅。
美联储在当天的政策声明中删掉了以往有关通胀“暂时性”的表述。致同会计师事务所首席经济学家戴安娜·斯旺克认为,对通胀形势的判断从“暂时性”变为“更加持久和有问题的”,显示美联储担心通胀变得更加顽固,希望适度调整货币政策予以抑制,同时避免损害经济复苏。
物价上涨引发民众不满,再加上明年国会中期选举临近,令拜登政府面临抑制通胀的更大压力,某种程度上也推动美联储加速“缩表”。美国总统拜登11月宣布提名鲍威尔连任美联储主席时说,全球普遍面临疫情带来的供应链瓶颈和物价上涨问题,美联储在应对这些挑战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