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恐慌的核废水,究竟有何可怕之处?
所谓核废水,是在冷却核反应堆后残留的废水。根据日本专家的研究,核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氚等多种放射性物质,它们各自的半衰期有所不同。氚的半衰期约为12.43年,铯-137的半衰期是30年,锶-90半衰期29年,它们的危害都不是短时间内能消除的。
为了安抚国际社会,日本政府正极力宣传排放的安全性。东京电力公司称,绝大部分放射性物质经精密的过滤程序后都可以清除,在核废水入海前,还会进行二次处理,把废水里氚的浓度稀释到日本国家标准的四十分之一。东京电力一名负责人甚至在采访中声称,这些核废水即使每天喝下去2升,也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然而,根据“绿色和平组织”去年10月发布的报告,福岛核废水中含有的大量氚和碳-14,将大幅增加人类集体接收的辐射剂量,存在损害人类DNA的潜在危险。用该组织高级核专家肖恩·伯尼的话说,废水中的有害元素和其他放射性核废料将危害环境达几千年之久。
此外,这些放射性物质很容易进入海洋沉积物,被海洋生物吸收。它们不仅对人类具有潜在的毒性,还能以更持久和更复杂的方式影响海洋环境。
在无数生命栖身着的太平洋面前,日方所谓“对人体无害”的说辞显得无比单薄。
太平洋的生物是世界各大洋中最为丰富的,生物量占世界大洋的50%以上。太平洋动物种类为其他大洋的3至4倍,仅印度尼西亚各群岛海域就已知有2000多种鱼类,热带太平洋软体动物门区系超过6000种,石珊瑚类超过2000种。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实验室首席科研员、生物学博士弗拉基米尔·拉科夫指出,“各项标准都没有充足的依据,对于某人而言,所谓的浓度就是标准;但对其他人而言,则是其他指标。生物体是不相同的。也许,这合乎人的标准,但对章鱼呢?显然不是。又比如,对鲸而言,只需相当少的剂量就能让它们死亡。对于数百万种海洋生物的标准并未制定。”
此外,拉科夫表示,这些核废水即使经过净化,如果被排到海洋中,仍可能导致放射性同位素留存在包括鱼类在内的海洋生物体内、继而在人体内积累。
浩瀚的海洋的确可以稀释放射物剂量,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将总量可观且具有较长半衰期的各类放射性物质释放进入全球水循环系统的先例。诸多科学家与环保组织均表示,由于核废水的巨大体量和现有技术的有限,无法完全预知排放的废水将给海洋环境和人类安全造成什么潜在伤害。
“诚然,日本政府曾多次强调向海洋排放的核废水符合相应标准,并获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认可,但日本国内外至今依然反对将核废水排入海洋,主要原因就在于核污染影响的深远且未知。”《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座研究员蒋丰表示。
蒋丰指出,发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水俣病事件”,是因为日本氮化肥公司1925年开始向水中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但直到1956年水俣病患者才开始大量出现,并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最初人们以为是排入海洋中的氮造成的影响,但最后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罪魁祸首是汞。
“因此,日本政府今时今日向海洋排放符合‘标准’的核废水,但又有谁能保证未来不会发生类似的‘水俣病事件’呢?而且,当年的‘水俣病事件’主要集中于日本部分区域,但排放入海洋的核废水将会蔓延至整个太平洋,其造成的影响必将更为严重且深远。”蒋丰说。
把因自身疏忽产生的灾难性结果转嫁到海洋当中,是极端不负责任,也是极端短视的行为
202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10周年之际,日本首相菅义伟赴福岛县视察。他表示,“核废水的储存罐不断增加,存放场地愈发紧张,在这种状况下我们不应该总是推迟做决定,将在恰当的时候负责任地做出决策。”
向太平洋倾倒核废水,就是负责任的决策吗?
日本政府的这一决定,在日本国内外遭到广泛反对。根据民调,约有50%的国民反对政府这一决定。日本全国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明确反对将核废水排入海洋,福岛民众在多地发起示威抗议,举起“海洋在哭泣”、“反对含氚废水排入海洋”等标语牌,反对日本政府的相关计划,希望政府不要单方面强行决定。
韩国外交部发言人崔泳杉在4月8日的记者会上表示,“迄今为止,我们一再强调日本政府需公开信息,遵守国际社会可接受的环境标准,以及进行客观透明的检查。”此前,韩国水产业协同组合中央会会长任俊泽曾会晤日本驻韩国大使馆参赞长井真人,反对日方将核废水排入大海的设想。韩国济州道知事元喜龙也敦促日本政府提供信息和展开磋商。
4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日本拟决定核废水排海事答记者问,他表示,中方已通过外交渠道向日方表明严重关切,要求日方切实以负责任的态度,审慎对待福岛核电站核废水处置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霍政欣表示,国际社会迄今为止,将核废水排入海洋这一做法史无前例。霍政欣认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日本政府如果将核废水排入海洋,将构成典型的海洋环境污染行为,不仅有违于国际道义,也应承担相应的国际法责任。该公约明确规定了各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和责任。日本也有义务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减少和控制海洋环境污染。
对于如此严重的问题,西方国家及其媒体却陷入了沉默。损害全球自然环境、对包括人类在内的众多生物造成深远伤害的行为,被热衷于炒作“人权”、“环保”议题的西方媒体选择性地集体忽略,更显讽刺。
1956年加入联合国至今,日本一直将自身定位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如今却要将本国的核废水倾倒入太平洋,“辐射”到周边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公共福祉和利益。把因自身疏忽产生的灾难性结果转嫁到海洋当中,是极端不负责任,也是极端短视的行为。
环球同此凉热,把核废水排向太平洋的责任,日本承担不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