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  >> 正文

中纪委谈“日本拟将核废水排入大海”:是极端不负责任,也是极端短视的行为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日本媒体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百万吨核废水,将被倾倒向太平洋。

据日本共同社4月12日消息,日本政府将于当地时间13日7时45分举行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排放入海。消息一经公开,迅速引发世界各国,尤其太平洋沿岸国家的关注、不安与愤怒。

有研究显示,核废水排放后,只需要57天,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半个太平洋——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

日本福岛核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排污入海”显然不仅仅是日本国内的问题,更是影响全球海洋生态和环境安全的国际问题。

核废水储水罐将满,日本政府决定向大海排放符合“标准”的核废水

十年来,大量无法处理的核废水,一直是悬在日本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太平洋地区发生里氏9级地震,继而引发海啸。由东京电力公司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因海水灌入发生断电,其4个核反应堆中有3个先后发生爆炸和堆芯熔毁,造成灾难性核泄漏。

这场事故等级被定为核事故最高分级7级(特大事故)。至今,福岛核电站周围仍然无法正常住人。

核废水处理,是福岛核事故善后处理中的一个重大难题。为了控制核反应堆的温度,东京电力朝反应堆内注入了大量冷却水。反应堆内的冷却水再加上雨水与地下水日复一日地涌入,核电站内源源不断地产生越来越多带有辐射物质的核废水。

日本媒体分析称,日本政府决定排出核废水,原因可能是福岛第一核电站储存核废水的储存罐容量即将达到上限。

当前,东京电力公司采用“边截流边治理”的方式处理核废水问题,一边在核电机组厂房周边设置地下汲水井,用截流的方式减少地下水流入,一边使用多核素去除设备用于清除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由于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去除核废水中具有放射性的氚,含氚污染水被存储在大型储水罐内。

据日本媒体报道,现在每天新增的核废水约为140吨。东京电力共准备了约1000个储水罐,总容量约为137万吨,目前9成已装满,所储存的处理过的废水超过120万吨,预计2022年秋季达到极限。

今年2月,日本政府负责处理核废水问题的相关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列出了“海洋排放”和“水蒸气”两种方案处理核废水。该报告宣称海洋排放“更加切实可行”,按照日方说法,氚排入海中对人类健康影响“相对较小”。

真的只剩下向海洋排放一条路了吗?日本“核能市民委员会”曾指出,“大型储存罐在陆地上保管”或“用灰浆凝固处理”是现有技术下解决核废水问题的最佳方式,可以确保核废水在陆地上妥善保管。

“虽然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内无空间新建储存设施,但在核电站周边许多因辐射浓度超标且无法居住的空地上,完全可以新建储存设施。”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永明认为。

此前也有日本媒体指出,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有大量因辐射量过高而不宜居住的区域,这些闲置土地完全可以用来新建存储设施。

不过,从成本效益考虑,日本政府认为最好的方法是经稀释后向大海排放符合“标准”的核废水。毕竟,把核废水往大海里“一倒了之”,显然比建设更多储水罐省事、快捷,还省钱,眼不见心不烦。

福岛核电站核废水处理事故不断,背后是人为的灾难

在日本政府向国际社会公开倾倒核废水的决定之前,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已经数次“闯祸”。

2011年4月,东京电力公司就曾将内含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1.15万吨污水排入大海。对此,时任内阁官房长官的枝野幸男辩解称,排放污水是“实在没办法的事”,但这“不会立即对邻国产生辐射污染”。

2013年8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泄漏。据日本媒体报道,核厂储存槽泄漏出约300吨高度污染的核辐射水,“可能已经流入海洋”。这是核灾危机发生以来的最严重的辐射废水外泄事件,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将该问题升至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表第3级“严重事件”。

2013年10月,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从福岛第一核电站蓄水罐群周围的多处防漏围堰内溢出。经检测,从核电站港湾外连接外海的排水沟中采集的水样中,锶等释放β射线的放射性物质,最高辐射值每升的辐射强度已经高达14万贝克勒尔。这是有史以来此处检测到的辐射强度的最高值。

2014年4月14日,东京电力公司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再次发生泄漏事故。高浓度核废水被误送至其他厂房,约200吨核废水泄漏至地下室,原因是平时不使用的水泵被打开。该公司称,泄漏的是冷却反应堆后产生的高浓度废水,由于处于清除铯等放射性物质之前的阶段,每升废水中含有数千万贝克勒尔的放射性铯。

每一次事故发生后,东京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都进行了“诚恳的道歉”,但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后,东京电力公司曾表示,海啸是无法提前预料的。然而,来自政府和独立调查机构的报告,都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描述为人为的灾难,是安全疏忽、监管机构疏于监督和相互勾结的结果。

据日本媒体报道,早在2008年日本国内就有独立调查机构分析福岛第一核电站所在地有可能遭遇7级以上大地震和10米级海啸的冲袭,但是当时东电公司却以“并未感到有采取应对措施的需要”低调处理,而这份预警报告则是拖延到2011年3月7日才递交到日本核安全机构手里。

正是由于日本消极应对此次核事故,才使得事态持续升级并迅速失去控制。而福岛核事故善后不力,日本政府难辞其咎。为避免东京电力公司破产,日本政府虽然对其采取了实质上的国有化,却没有在核事故处理上负起应有的国家职责,而是任由信用破产的东京电力继续将福岛核电站变成一个“信息黑洞”。

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一名委员在考察核废水泄漏问题时发现,东京电力甚至没有记录核废水储存槽周边辐射量的变化。换句话说,核事故发生以来,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制定的应对方案实际上已破绽百出。

更令人惊讶的是,据共同社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内保管废弃物和瓦砾等的集装箱中,无法把握箱内所装物品详情的,约有4000个。报道称,福岛第一核电站厂区内,今年3月在放置集装箱的区域地表发现了辐射量较大的凝胶状块形物,有可能是从被腐蚀的集装箱外泄的。

核废水不仅对人类具有潜在的毒性,还能以更持久和更复杂的方式影响海洋环境

有日本学者指出,福岛周边的海洋不仅是当地渔民赖以生存的渔场,也是太平洋乃至全球海洋的一部分,核废水排入海洋会影响到全球鱼类迁徙、远洋渔业、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方方面面。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日本计划将核污水排放入海,韩外交部:深感忧虑

【环球时报记者 邢晓婧 刘彩玉 徐可越】日本政府于13日上午举行内阁会议,正式决定是否将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排放入海。日本首相菅义伟12日表示,解决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中不断增加的核污水一事,已经是“不能推迟”的问题。考虑到让日本国内外对安全性问题达成理解,日本政府将从科学角度出发进行说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2日表示,为维护国...

日本12日开始为65岁以上老人接种新冠疫苗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12日启动面向65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工作,对象范围覆盖约3600万人。 据悉,日本2月17日率先开始为医务人员接种疫苗。此次是除医疗从业人员之外的首批普通居民接种。下一阶段将面向64岁以下且患有慢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和养老机构从业人员,依次展开疫苗接种工作。 近期日本“第四波”疫情来袭,随着住院患者增多,医疗现场的负担加重...

日本鹿儿岛近日地震200余次 气象台称数日内或还有强震

“KKB鹿儿岛放送”截图 日本鹿儿岛县十岛村近日连续发生了200多次人体能感知到的、日本震度1级以上的地震。这令当地居民十分害怕,称“担心得睡不了觉”。 据日本NHK电视台12日消息,自4月9日晚间以来,鹿儿岛县地震频发,震源位于吐噶喇群岛近海海域,特别是十岛村的恶石岛,截至12日下午2点,连续观测到4次日本震度4级以上的地震。而人体能感知到的、日本震度1级以...

拟将核污水排海 日本“舍不得花钱”就要让世界买单?

拟将核污水排入大海,日本“舍不得花钱”就要让世界买单?   ■ 观察家   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不只是对周边国家,对全球都有祸害,尤其是环太平洋地区。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基本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排入大海,4月13日将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宣布这一决定。据称,日方要以两年后开始排放为目标,开展从核电站向大海排放的准备工作。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