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  >> 正文

美各地反击歧视亚裔犯罪 外媒:前政府错误言行助长仇恨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海外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1年4月4日,美国纽约市举行大规模反歧视亚裔抗议活动。

 美国近期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和仇恨犯罪不断升级,对此,美国各地纷纷采取加强治安等形式,对这种恶劣行为展开反击。但路透社5日撰文称,加强治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并指出正是美国上届政府的一系列不当言行,助长了这种歧视犯罪。

文章开篇就提到,近一段时间,亚裔遭到歧视、仇恨犯罪的案例层出不穷。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仇恨和极端主义研究中心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虽然美国的仇恨犯罪在2020年总体略有下降,但针对亚裔和太平洋岛民的犯罪事件却增加了145%。

上周,一名男子在纽约市多次踢打一名65岁的菲律宾移民,这起恶性袭击事件被视频拍下并传播后,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亚裔仇恨犯罪的担忧。

文章还提到,有许多受害者由于语言障碍或警察的戒心而不愿主动站出来。对此,致力于防范仇恨犯罪的美籍华人服务联盟首席执行官保罗•卢(paul lu)就公开表示,鼓励更多受害者发声。据美国官方数据显示,芝加哥在2020年发生两起亚裔仇恨犯罪事件,与2019年持平。而纽约却从2019年的3起激增至2020年的28起。卢对此指出:“在芝加哥,这个数字可能很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会发生。”

文章指出,事实上,自从新冠病毒大流行开始以来,美国各地执法机构也采取了一些针对保护亚裔社区的措施,比如纽约市专门部署了一支亚洲便衣警察队;其他美国主要城市也加强了对亚裔社区的巡逻,并试图与社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部分城市还试图填补警方无法填补的治安空白。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相信加强治安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文章援引亚裔美国人促进正义组织负责人格雷斯·派伊(Grace Pai)的观点指出,她反对扩大警力,理由是对执法部门的不信任:“亚裔美国人受到了治安的负面影响,我们真的没有看到警察在阻止这些犯罪方面发挥作用。”

文章称,袭击亚裔事件的增加,让退休的圣何塞老警察里奇·斋藤(Rich Saito)非常震惊,他在一个社区组织中增加了一支巡逻队,负责保护日本城。斋藤说,“我非常担心这个社区的安全,尤其是老年人,虽然警局尽了最大努力,但他们不可能天天都在这里。”

对于美国仇视亚裔犯罪激增的原因,洛杉矶警局副警长布莱克•周(Blake Chow)指出,正是上届美国政府“将新冠大流行归咎于亚裔”的错误言行,助长了国内的仇恨亚裔情绪:“这种(情绪)上升体现在很多个人的(错误)行为上,其中一些就来自上届政府(的助推)。”(海外网 吴倩)

来源:海外网

相关新闻
变异毒株感染病例已遍布全美50州 专家警告病例或再激增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统计数据,在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确诊病例已经遍布美国全部50个州。美国公共卫生专家担心变异毒株的迅速传播可能导致美国感染病例再一次激增。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统计数据,截至6日,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感染病例在全美国...

打开 触目惊心的美国人权纪录

多年来,美国一直把自己装扮成人权的代表、正义的化身,不断指责其他国家侵犯人权,俨然把自己当成是“世界人权法官”。但是,美国从不认真检讨本国人权问题。实际上,美国的人权纪录是很不光彩的。美国存在严重的侵犯人权现象,根本没有资格对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说三道四。   美国政府应对疫情不力造成人权灾难。面对历史上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美国政府一再忽视世...

美国篮球明星发声支持亚裔 穿李小龙标识运动鞋参赛

参考消息网4月6日报道 据俄罗斯卫星社4月6日报道,当地时间4日,美国篮球明星斯蒂芬·库里通过穿着绘有李小龙图像的定制运动鞋参加篮球比赛,表达了对美国亚裔的支持。 在比赛中,库里穿上了一双黄黑配色的篮球鞋,其中一只鞋子的侧面是李小龙家庭的插图,另一只鞋子上配有李小龙头像和他的一句名言:“普天之下,四海一家”。 报道称,这双运动鞋将在未来的几周内拍...

境外媒体:美国警界偏见催生“沉默的亚裔”

参考消息网4月7日报道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4月6日发表题为《反亚裔事件增多,亚裔美国人仍不愿举报》的报道称,亚洲人在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但对于可能的仇恨犯罪,他们都有相似的反应。 长期以来,费城一名当地社区领袖欣塔·佩尼亚米·斯托姆斯一直积极参与反种族主义运动。她说:“这个国家有这么多怀有仇恨的人,我希望把他们逐个找到,一一曝光。” 报道援引...

“中国抢了美国的午餐”?美媒刊文:是美国自己没做够

美联社4月5日报道,原题:为推动基建计划,拜登称中国“吃掉我们的午餐” 在推动2万亿美元的发展支出时,拜登总统和民主党议员们正使美国人的目光投向后视镜,指向蓬勃发展、雄心勃勃的中国。他们称,中国有可能在全球影响力和能力上迅速超越美国——这是在为国内支出计划寻找国家安全理由。 面对中国的大规模基建运动,2万亿美元在本国交通和能源、制造业、互联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