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  >> 正文

在海外抹黑中国的自媒体号,迎合了谁?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海外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国什么样?普通中国人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近年来,诸如“李子柒的田园生活”“阿木爷爷的榫卯工艺”“丁真的纯真世界”等越来越多网络“爆款”,向世界展示中国丰富多彩的侧面。

  然而,也有这样一些自媒体,仗着“中国人”的认证身份,却在海外把“抹黑中国”做成了“生意”。

  这类自媒体往往用“我朋友说”“我亲历”之类的说辞信口开河,用偏见先行、后有镜头的剪辑拼凑营造所谓“真实感”。或唱衰中国以渲染恐慌情绪,或信口雌黄篡改事实真相,或冒充所谓“知情人”欺骗海外读者……但凡对中国稍有了解的人,就会一眼看穿所谓“真实感”背后的满屏恶意。

  在他们的镜头里,没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只有以偏概全的情绪宣泄;在他们的画面里,没有现实世界的五彩斑斓,只有下水道里的阴暗潮湿;在他们的叙事里,没有客观的理性分析,只有标签化的造谣抹黑。

 

  相信大多数了解中国的人看了这些“以抹黑中国为业”的自媒体,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惑:这些自媒体号究竟在迎合谁?他们镜头里的中国并非真实的中国,更像是为配合某些西方媒体预设立场、“结论”先行,极尽抹黑中国之能事而描摹的“刻板画像”。

  所以,在这些自媒体号里,看不到黄浦江边的“烂泥渡”化作“东方曼哈顿”,看不到曾经生产总值不到2亿元的“小渔村”建设成外媒口中的“深圳奇迹”,看不到数以亿计的农民摆脱贫困、住进了更好的房子、过上了更好的生活,看不到无数医务工作者、人民子弟兵、科研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工程建设者、快递小哥、古稀老人、“90后”“00后”青年一代在抗疫战线上并肩作战…… 面对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那些靠迎合审丑式猎奇心态收割海外流量、靠自我贬低抹黑寻求金钱打赏的自媒体号,如何心安理得地存在?

  讲述中国,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深厚文化积淀、复杂国情和独特发展道路的国家,中国是多面且丰富的。在这里,有“生命至上”的抗疫故事,有“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故事,还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故事……从这些普通中国人信手拈来的故事里,才能看到中国最生动鲜活的样子。(海外网)

相关新闻
疫苗“双标”,西方为利益和形象大搞保护主义

连日来,挪威、德国、法国等国数十人接种辉瑞疫苗后出现死亡的消息引发人们的关注,特别是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对事件本身选择低调或沉默,更加剧了欧美民间对疫苗的怀疑态度,给全球抗疫前景带来隐患。对于欧洲国家民众接种西方企业疫苗后出现严重反应甚至死亡的案例增多,仍需要谨慎评估和科学分析,但有意思的是,一些西方媒体和机构不仅避重就轻,还有意无意地继续...

“人权观察”报告借抗疫等议题抹黑中国,专家驳斥

一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当地时间13日发布《2021世界人权报告》,其中大部分内容都在对中国的人权状况进行抹黑与攻击,涉及抗疫、香港国安法、新疆事务等多个方面。“这份报告可谓是利用人权问题反华的‘年终集锦’”,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副院长朱颖1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评论称,报告为中国列出的“人权问题负面清单”越来越短...

用事实和真相斩断抹黑新疆的“谎言链条”

近期,在一些西方反华势力的策动下,有关新疆的谎言再次被炒作。美国智库全球政策中心15日发表一份报告,诬称中国新疆有50多万维吾尔族民众被迫从事采摘棉花的劳动。欧洲议会17日通过一份决议,攻击中国政府对新疆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实施“强迫劳动”。   事实上,所谓“强迫劳动”就是彻头彻尾的伪命题,是一些反华分子及其背后“操盘手”凭空捏造的谎言。他们刻意...

既攻击中国又想从中国赚钱的莫里森们难道神经错乱了吗?

说起国际政坛上擅于变脸的政客,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绝对名列前茅。这不,在就“漫画事件”贼喊捉贼地要求中国道歉后,莫里森又画风突变,3日公开声称希望与中国进行“建设性接触”,并说“与中国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的,这对我们两国都有好处”。   一边攻击抹黑中国,一边想从中国赚钱——莫里森难道神经错乱了?这与走红网络的澳剧《乌托邦》当中一幕倒是“异曲同工...

说"如我遭遇不幸,中国将对此负责”的尼泊尔政客,什么来头?

不久前率团“考察”中尼边境、并炒作“中国侵占尼泊尔领土”不实信息的尼泊尔反对派议员吉万·巴哈杜尔·沙希22日又抛出一段令人瞠目的言论“甩锅”中国:他声称,中国对他此前报告的否定回应,让他感觉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如果我遭遇任何不幸,中国将对此负责。” 熟悉尼泊尔政界的人士24日告诉《环球时报》,沙希的此番言论或许是为博取印度和西方大国的支持,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