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  >> 正文

“嫦五”回家 全球热议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北京时间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欧洲、美国、日本的航天机构、专家与媒体等对此高度关注,并积极评价嫦娥五号任务的科学意义。

  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欧洲航天局控制中心当地时间16日多次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追踪报道”嫦娥五号的“回家”之旅:“我们收到了嫦娥五号的信号!”“对于嫦娥五号的返回,欧航局正协调跟踪站网络和马斯帕洛马斯地面站向中国国家航天局提供跟踪服务。”“正如预期,各站已看不到该航天器,我们对这一激动人心的任务的参与已经完成。预计很快就会着陆。祝福嫦娥! 我们期待着欢迎你的归来。”“中国国家航天局找到了嫦娥五号!!”

  美国《纽约时报》当地时间16日刊文指出,中国一直在推进长期的太空探索计划,嫦娥五号任务上个月成功开启,很快从月球表面完成采样并返回,整个过程令人满意。

  日本共同社17日报道说,中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采集月球土壤的国家,这也是人类时隔44年再次成功采集到月壤。中国正朝着太空强国的目标积累技术和经验。

  德国新闻社当地时间16日发表文章说,研究人员对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充满期待,相关研究可为了解月球的火山活动和历史提供新线索。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当天也报道说,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样品将带来关于月球的新认识。

  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教授布拉德利·乔利夫说,嫦娥五号将月球“宝藏”带回了地球。此次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的着陆点具有很重要的科学意义,其收集并带回地球的样品属于月球上最年轻的火山表面样品。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样品能够填补相关空白,为月球年代学研究提供关键信息。

  美国圣母大学地球科学家克莱夫·尼尔表示,嫦娥五号带回的样品代表着完全不同的月球历史年代,这无疑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月球的发展演变。(来源:新华社;参与记者:张毅荣、谭晶晶、华义)

相关新闻
揽月而归,踏梦而行——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目击记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17日电 题:揽月而归,踏梦而行——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目击记   新华社记者任军川、于嘉   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预定区域。返回器姿态端庄地立在积雪覆盖的草原上,等待科研人员揭示更多奥秘。   16日深夜,返回器还在“返程”途中,地面搜索回收分队开始向着陆场预定区域行进。   不久前,四子王旗连降...

值得珍藏!4分钟回顾嫦娥五号探月之旅全程

11月24日,“出发”——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12月1日,“到达目的地”——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预选区域着陆并开展采样工作。 12月2日,“已揽件”——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月表自动采样,并将样品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 12月3日,上升器点火起飞、精准入轨。 12月6日,“已装车”——嫦娥五号完成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

今天,“嫦娥”回家了,还捎来了月球“土”特产!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凌晨1时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 此后,轨道器与返...

外国科学家这样称赞嫦娥五号——

参考消息网12月17日报道 据美联社报道,嫦娥五号携带来自月球的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后,华盛顿大学麦克唐奈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布拉德·乔利夫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这些样本的年龄将有助于填补大约30亿年前至10亿年前月球历史的知识空白。 乔利夫写道:“这些样本将是一个宝库!”他说:“我向我们的中国同行致敬,因为他们执行了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对样本进行分析所...

回收嫦娥五号返回器

12月17日拍摄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回收现场(无人机照片)。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12月17日,工作人员在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现场作业。   12月17日凌晨,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