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  >> 正文

历经五年 它们回家!361件美国返还文物安家南京博物院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视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日前(14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向南京博物院划拨361件文物。这批珍贵文物是历经五年追索返还工作后,从海外回归祖国的。今后,它们有望与观众见面。

这批文物中,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凿、玉壁,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戈、钱币,汉代的陶钫、茧形壶、罐、仓,以及明代的陶俑、模型明器,清代的木雕建筑构件等。这批文物时间跨度很长,涉及多个文物门类,其中不少颇具研究价值。

南京博物院副院长 王奇志:它的一个内容很丰富,不少是墓葬的随葬品,对我们来研究是有很好的价值。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了解到,这批珍贵文物是历经了五年的追索返还工作后,于2019年2月,由美国政府归还给我国的。这是自2009年,中美政府签署限制进口中国文物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以来,美方第三次向中国返还流失文物,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文物返还。今后,这些文物有望在南京博物院展览中与观众见面。

来源:央视网

相关新闻
容庚捐赠展在京开幕

“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近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品近300件,展品包括容庚捐赠的个人书画、篆刻作品,容庚及其家属捐赠的青铜器、历代书画等,涉及门类广泛,涵盖了容庚最为精华的收藏。   图为观众在参观展出的容庚捐赠青铜器和书画篆刻作品。(记者 周维海摄)

树立保护标志碑,泉州70处文物有了“身份标识”

台海网11月11日讯 据泉州晚报报道 为加强文物安全保护工作,今年以来,泉州台商投资区新竖立70块文物保护碑,其中1处为县级文保单位,其余69处为一般文物点。新竖立的文物保护碑对于全区一般文物点来说,等于拥有了“身份标识”。 台商区文物资源丰富。图为洛阳镇万安村义波祠。...

敦煌藏经洞流失文物以数字化方式加速回归

流失海外的敦煌藏经洞文物正在通过数字化方式加速回归,首个由中方主导的数字化回归项目正在筹备之中。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庆在11月7日于敦煌莫高窟举办的“纪念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介绍,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敦煌研究院计划开展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回归项目。这一项目将通过国际合作,系统调查整理海外收藏的藏经洞文物。在对文物数字化采集...

重温抗美援朝战场文物背后的故事丨英雄气概 感天动地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新华社发 215号坦克车组人员被授予荣誉称号。资料图片 10月19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展览时指出,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

台海遗墨系列(15):清末民国 叶镜镕《水墨兰花》立轴

馆藏珍品 台海遗墨 厦门市博物馆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个博物院就是一个大学校,要把凝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指示的同时,坚持致力于闽台两岸珍贵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和陈列。 “台海遗墨”系列甄选馆藏的闽籍或活跃于闽台两地的书画家作品,进一步解读作品内涵,“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