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刚刚结束访华行程回到德国。当美国政府到处挥舞关税大棒并跟中国大打贸易战之时,默克尔表现出推动中德经贸合作的诚意。在北京跟中国领导人谈到《中欧双边投资协定》时,她说,希望在明年下半年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可以完成这个项目”。在华中科技大学发表演讲时,她明确表示:“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多边主义。要合作,不要单干。”这位曾在西安度过56岁生日、在合肥体验过中国农村生活、在成都逛过菜市场的德国总理,把对多边主义和合作共赢理念的坚持展示在范她总理任内第12次访华行程中。《俄罗斯报》称,默克尔此次访华不仅扩大了中德之间的互动范围,而且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德加强合作对于抵消当前美国对于国际秩序的破坏有重要作用。”
在“森林大学”谈多边主义
德国联邦政府网站8日公布了默克尔访华的13张照片,其中包括周六她参观德中合资汽车配件厂商伟巴斯特的武汉工厂。
“长江的象征力量”,德国《法兰克福汇报》8日称,默克尔在武汉长江大桥上停留。这座桥与中国前领导人毛泽东有很大渊源,毛泽东曾在长江游泳。文章还称,默克尔访问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也有象征意义。因为这座大学由树木环绕,有“森林大学”之称。这刚好与默克尔倡导的气候政策符合。文章还大赞中国学生对默克尔非常友好。
据德媒报道,在华中科技大学发表演讲时,默克尔强调共同规则的重要性,认为应该坚持多边主义、摒弃保护主义。“全球化的核心要义在于,一个国家的福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全球的福祉。”她说全球化能带来好处,实现了几亿人脱贫的中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她表示,中国承担着重大的全球责任,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继续保持成功。清洁的环境、有趣的工作能让年轻一代安家立业,创造美好生活。这种愿望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德国的。“因此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多边主义。要合作,不要单干。”
当华中科技大学学生问道:“12次访问中国,总理阁下感受到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何此行选择武汉?”默克尔回答说:“我曾两次乘飞机在高空飞越武汉,并看到长江。我想一定要去一趟这个城市,于是特意添加了武汉的行程。”
默克尔回顾了她访问中国各地的经历。她说,在沈阳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在西安目睹了兵马俑的壮观,在成都了解到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在深圳看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而在武汉获知这里有10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
“德国女总理走遍半个中国”,也成为德媒聚焦的话题。“德国之声”8日总结默克尔的中国情缘说,俯瞰紫禁城、体会中国农村生活、成都逛菜市场、夜游珠江、在上海体验磁悬浮列车……自从2005年出任德国总理以来,铁娘子已经12次访华,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数百家德国公司在香港,我们需要稳定”
关于此次默克尔访华,不少西方媒体把重点放在香港局势上,逼德国总理就香港问题“表态”。不过,默克尔此行的表现恐怕令它们有些失望。
“默克尔武汉演讲,谈国际责任,未提香港”,“德国之声”8日称,默克尔7日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发表演讲时呼吁,中国必须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其中包括人权、贸易、科技、气候等。不过在演讲中,她没有直接提及香港问题。德媒还说,在跟李克强总理的会晤中,默克尔提及香港局势,李克强表示,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特区政府在法律范围内结束“暴力和混乱”,北京坚持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