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在中国问题上的错误叙事》的文章。文章指出,美国如今把所有困扰自己的东西都归咎于中国,而这一切都基于一系列不可靠的推论。他认为,痛批中国与其说是对真实外部威胁的反应,不如说是国内问题的产物,“把注意力放在替罪羊上显然比反观自照来得容易得多”。
面对中国,美国缺乏自信
“美国国内有两股思潮。令人遗憾的是,两股思潮都对中国不友好。一面是通常所说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基本盘,‘锈带’。这些地区的很多人认为中国抢走了他们的工作。另一方面是民主党人士在人权等问题上对中国有诸多不满。”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胡逸山对本报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挑起贸易战,既能满足其基本盘的要求,又能笼络民主党人,可以说是一石二鸟。”
“现在,美国有很多人认为,中国在欺负他们。正是这种强烈的忧虑帮助特朗普走进了白宫。”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沈丁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两年来,无论是与加拿大、墨西哥还是欧洲打交道,特朗普政府都达成了对美国有利的条款。这成为特朗普政府的政绩,也成为他们与中国打交道的底气。”
这一切的根源或许在于美国开始缺乏自信。斯蒂芬·罗奇认为,受困于自身造成的宏观经济失衡并担心自己退出全球领导地位,这带来了一个缺乏自信的美国。
“美国的国际领导地位在下降。”沈丁立认为,“目前,美国国内最重要的分歧之一在于要不要继续领导世界。以特朗普为代表的一部分人希望美国再次伟大,图的是实惠,要的是‘招商引资’来过好日子,而不在乎是否继续领导世界。另一部分人则希望,宁肯过苦一点的日子也要继续站在世界领导的位子上。”而无论是哪一方都不乐见一个强大的中国。
美国《雅各宾》杂志网站文章则指出,随着选举在即,美国两党政客都乐于打中国牌,告诉他们的选民迫使中国“遵守”全球资本主义规则是为普通美国人创造体面生活的关键。事实上,这只关乎重振美国的政治和军事霸权,帮助美国公司占领新的行业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