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合作进入更加务实深入阶段
“这届论坛讨论的内容更加集中,也更为系统化。”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2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上届论坛更具原则性、意向性讨论和愿景式讨论开始进入规则层级、项目层级讨论,这个话题层次的变化,反映这两年来“一带一路”合作进入更加务实与深入的阶段,并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如今既有多元性,也有一定系统性。
习近平27日表示,他在26日的开幕式致辞中宣布了中国将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措施,“大家普遍认为,这对中国和世界都是好消息”。这些措施包括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上接第一版)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等5个方面。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战略与国际安全研究所所长张家栋2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解读说,这五个方面措施其实包含两大类:中国如何跟国际对接;怎么继续对外开放。“过去中国开放的核心是进入国际市场,下个阶段的重点是让国际参与方进入国内市场,这可能成为长期性政策。”
张家栋说,习主席提到扩大外资市场准入,今后,中国可能会在生产资料领域的开放上有较大举措。习主席表示,未来将继续大幅缩减负面清单。张家栋表示,清单越小,开放度越高,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成果。“这一次,习主席借国际舞台发言,等于让全世界来见证中国未来的改革开放走向。可以将其形容为:我们国家再次吹响深化改革开放的号角。”
“中国特色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的前景是光明的。”“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援引俄总统普京27日的话说,中国“正在捍卫自由价值观,整个世界都需要它”。他表示,中国正以一种“高度文明且柔和的方式”行事,用务实方法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标。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盖保德2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在发展与加强全球商业、运输以及通信等领域邀请其他国家加强融入,“这是对世界的福祉,帮助了许多国家”。
北京举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际,一些人坐不住了。“美国之音”27日说,克林顿政府时期的贸易代表查琳·巴尔舍夫斯基和小布什政府时期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蒂芬·哈德利等人近日发布了一项报告称,未来15年,全球将进入基建兴盛期,美国应该在世界各国建设比中国“更优质的路”,成为下一轮全球基建的“领导者”。
“这种论调还是想维护美国为主导的国际体系。”杨希雨表示,中国与美国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不谋求主导权,只是想通过推进“一带一路”促进各国经济融合与发展,同时实现对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补充、完善与升华。“如果美国要参与进来,中国欢迎。但必须强调一点,中国不会接受其他国家领导,也从不谋求领导别的国家。”
伴随着峰会的举行,有关“一带一路”的争议再次被部分西方媒体不断提起。“该倡议在世界范围内既引发巨大兴趣,又让一些人感到焦虑。”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非关系专家黛博拉·布罗蒂加姆26日在美国《纽约时报》撰文说,许多对中国贷款实践进行充分研究的学者发现,没有有关所谓中国政府蓄意掠夺一些国家的事实证据。以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列为17个陷入“债务窘境”或正面临此类风险的非洲低收入国家为例,众多全球性银行和债券持有者都为这些国家提供贷款,比如瑞信在莫桑比克、瑞士大宗商品贸易商嘉能可在乍得显得格外突出。“‘一带一路’并非‘债务陷阱外交’,这只是中国特色的全球化。”文章说。
【环球时报驻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特约记者 温燕 李珍 辛斌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白云怡 李若菡 李司坤 王会聪 柳玉鹏】
阅读更多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或下载登录新版“环球TIME”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