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  >> 正文

美国边境内陆港涌动多领域对华合作暖流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华社美国拉雷多10月22日电 通讯:美国边境内陆港涌动多领域对华合作暖流

  新华社记者高路

  提起美国重要的国际贸易城市和港口,很少有人会想到与墨西哥接壤的边境小镇拉雷多。更让人感到惊喜或有点意外的是,这个美国小镇是中美经贸紧密合作和互利互惠的一个真实缩影,这里涌动着多领域对华合作的暖流。

  得益于地缘优势,墨西哥是拉雷多毋庸置疑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第二大贸易伙伴就是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国。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距离不再是个问题。去年,中国与拉雷多的贸易额首次突破40亿美元,达到40.2亿美元。

  拉雷多坐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与墨西哥隔河相望。这里的人口仅有25万,面积不过270平方公里,却荣登美国著名港口排行榜,排名仅次于西海岸城市洛杉矶。

  每天,数千辆卡车在跨越格兰德河的公路桥上呼啸穿梭,将农产品、电子配件、纺织品等成百上千种货物运送到美墨两地,并转运到世界其他地区。拉雷多经济发展公司的数据显示,2017年,超过250万辆卡车从这里过境,货物进出口额比上年增长7.1%。

  拉雷多经济发展公司总裁奥利维娅·瓦雷拉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是拉雷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中国经由这里出口到美国的货物主要包括电子产品、纺织品和汽车配件等。

  拉雷多市市长皮特·萨恩斯告诉新华社记者,拉雷多十分看重来自中国的投资和商业机遇,已经准备好为中国企业敞开大门。“中国人心灵手巧,创新性强,可以为这里的产业增加更多价值。”

  已有一些中国企业造访拉雷多进行前期考察,萨恩斯介绍说,“这里基础设施完善,公路铁路运力发达,土地充裕,具备建立轻工业甚至重工业企业的一切条件。”萨恩斯说,拉雷多正在积极与苏州等中国城市展开合作,期待建立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

  越来越紧密的经贸关系并非拉雷多与中国之间的唯一桥梁。多年来,拉雷多已经与中国建立起畅通的学术和文化交流渠道,为人才培养夯实基础。位于拉雷多的得克萨斯农机国际大学与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目前已有超过百名美国学生前往中国交流访问。

  得克萨斯农机国际大学国际交流处主任特里亚娜·冈萨雷斯·瓦尔德斯介绍说,每年大约有30名该校学生通过不同项目前往中国,短则十余天,长则一年,专业涉及商科、管理、语言、技术等。与此同时,中国院校也会派遣学生前往拉雷多交换学习。

  据她介绍,中国的交流项目在学校十分受欢迎,中国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让美国学生着迷,对中国的好印象也与日俱增。她还说:“很多学生在中国学习过一学期后,主动延长留学时间,还有学生毕业后选择返回中国去教英文。”

  瓦尔德斯认为,在中国的经历让学生们丰富了人生阅历,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拓展了国际视野,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具竞争力。在她看来,随着拉雷多与中国的教育、人文交流不断增强,双方对彼此了解日益加深,这将为更广泛的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新闻
没搞中程导弹吃亏?美国隐藏的中程导弹也很强【图】

在美国反导试验中准备模拟伊朗导弹的靶弹   【环球时报报道 特约记者 张亦驰】美国于20日突然宣布将退出《中导条约》,并指责俄罗斯违反该条约,还特别“点名”根本与该条约无关的中国,俨然一副“美国没搞中程导弹吃了亏”的嘴脸。只是美国在遵守《中导条约》方面当真如此清白吗...

美媒又出奇谈怪论:“中国海外基地扩张”,对北约“第五次入侵”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美国《国会山报》网站21日报道,美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曾担任五角大楼高级官员的多夫·扎克海姆宣称,中国正寻求在全球主要港口建立军事基地,“这个日益扩大的海外后勤网络,可能对美国及盟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挑战”。   报道称,扎克海姆列举了一系列他眼中的“中国军方海外基地布局”:中国目前已在非洲之角吉布提建立海军...

美国参议员:美退出中导条约将破坏数十年军控工作

【环球网军事10月22日报道】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月21日报道,美国参议员兰德·保罗在评论有关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的决定时表示,这将使长达数十年的军备控制工作毁于一旦。   保罗在推特上写道:“这就是为什么不该让(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插手外交政策。这将使里根总...

特朗普宣称退出中导条约 德媒:欧洲的噩梦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再次打开了世界通向核战争的‘地狱之门’”。俄罗斯《观点报》21日这样评论美国的最新“退群”之举。美国总统特朗普20日突然宣称退出《中程导弹条约》,借口是俄罗斯违反了条约规定。《中程导弹条约》由美苏于1987年签订,条约禁止两国拥有、生产或测试射程在500到5500公里之间的陆基导弹,被认为是在冷战最高潮时的降温之举,消除了当时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