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1日电 日本东京九段北高楼林立,不少跨国公司聚集在此。在距九段地铁站不到200米的地方,坐落着频繁成为国际纷争焦点的靖国神社。从一座与日本历史文化有深厚渊源的神社,到日本军国主义的“号角”,从日本右翼美化、否认侵略历史的一环,到日本当政者的政治“秀场”,靖国神社的意义一直在历史中被不断加码。
2018年4月21日,又值日本靖国神社春季大祭。拨开迷雾寻根溯源,靖国神社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资料图:日本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祸根”缘何而起?】
靖国神社建立于1869年,起初名为“东京招魂社”,由政府和军队管理,是给在明治维新内战中战死的官兵“招魂”之所。东京招魂社建立第5年,明治天皇就首次对东京招魂社进行参拜。建立10年后,该处所更名为“靖国神社”。
在世界大战背景下,靖国神社逐渐成为日本政府传播战争军国主义思想、调动民众参战积极性的特殊存在。战争期间,其开支多为日本军部负担,神社中的部分官职也由军部官员担任。其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间存在联系由来已久。
其事实上,此前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似乎并未进入世界舆论,直到1978年10月17日,14名甲级战犯在靖国神社宫司的主持下被合祀,靖国神社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已故日本昭和天皇前侍从长德川义宽曾说,昭和天皇忧虑合祀“或改变神社性质”,“给二战相关国家以及将来留下祸根”。
如今,“祸根”深种成为现实。自冷战结束,日本政府关于靖国神社参拜问题以及如何看待历史问题的立场摇摆不定,使其成为东亚三国挥之不去的阴霾。今天,安倍依然在自掏腰包供奉祭品,“同样的战败创伤,在黑格尔的故乡德国,容易平复,在富士山脚下,迄今仍在频频作痛。”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5年4月22日,日本靖国神社春季大祭第二日,当天早上,一批日本议员抵达靖国神社进行参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