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  >> 正文

中德“月子文化”差异:中国女人当女王 德国生育像感冒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参考消息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资料图:新生婴儿护理培训课程。 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中德“月子文化”差异:中国女人当“女王” 德国生育像感冒

  参考消息网1月28日报道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月22日刊登德国华人作家、知名媒体人张丹红的《闲话德国:月子的文化差异》一文,记述了中德两国对于“坐月子”的话题讨论,剖析了两国文化的差异,文章摘编如下:

  对中国女人来说,月子是她一生中最受关注和呵护的美好时光,而在德国,月子这个词已渐渐被人遗忘。

  德国人很难想象一个月不通风、不洗头、不下床,至少我这一代的中国女人在生了孩子之后会面临这样的要求。我们的妈妈会或多或少地严格执行,因为她们的妈妈就是这样对待她们的。

  当我在德国第一次怀孕的时候,曾经抱过这样的幻想:天高皇帝远,不用坐月子了,结果证明是幻想。妈妈在电话中说:“你已经过了30岁,风险很大,我必须过去。”我只能说:“您要是想再见我一面,我不拦着。”

  两种文化的冲突在我生育第二天就爆发了。妈妈到医院来看我,第一件事就是把窗户关严。但随之进来的护士马上又把窗户打开了。我笑着对妈妈说:“德国人是‘新鲜空气狂’,你斗不过他们。”之后,我下床、淋浴、湿着头发走回窗户大开的房间——所有的月子禁忌一起打破,惊愕写在妈妈的脸上。

  好在出院后我们很快“休战”了,这主要是因为妈妈的宽容。她意识到在德国坐月子的不现实,于是集中精力做饭、做家务,不再干预我的行为,我们还讨论了中国坐月子的习俗。在她看来,月子里的女人身体虚弱,容易受寒,不注意的话会为未来的疾病埋下种子。我反驳她:不讲卫生同样危害身体,这时候妈妈总是说:几百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前辈的经验总没有错。

  这是大约20年前的事了,在这期间,中国和德国的月子文化差距越来越大。中国兴起了月子热,各种月子中心、月子会所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这里,陈规陋习被抛弃,年轻妈妈可以洗头,但要用姜水,或是特制的中药洗头水;护理人员给婴儿洗澡,换尿不湿,并在妈妈奶水不畅的情况下提供咨询,全套月子服务的费用大约为10万元人民币。更愿意享受自家四壁温馨的也可以请月嫂上门,拥有基础婴儿饮食和护理知识的女性就能胜任这份工作,报酬可达8000到1万元人民币。月嫂的工作其实是每位妈妈下意识都会做的,因此我不认为中国妈妈不敢自己去实践,高薪雇月嫂的动机应当是:一辈子怎么也该有一次尝尝做女王的滋味,毕竟月子前和月子后的生活足够辛苦。

  在中国月子文化日新月异的同时,“月子”这个词正在逐渐从德语里消失。年轻妈妈运气好的话,孩子的姥姥可能来家里帮几天的忙。女政治家或超级模特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生育就像感冒一样,一个星期之后就会恢复正常。传统的助产士职业正濒临灭绝,而这好像是立法者的目的:自由职业的助产士每年必须缴纳的责任保险费高达6000多欧元。10年前,这一费用只有今天的四分之一。

  为什么这两种月子文化的差别如此之大呢?对中国人来说,生儿育女是天经地义的。为两个家庭实现这一梦想的女性是英雄,于是她会得到大熊猫一样的宠爱。而在德国,生孩子对女性来说意味着仕途的挫折,对年轻家庭来说意味着经济上的负担。换句话说,谁要孩子谁是自讨苦吃。在这样的冲突当中,妈妈必须尽快恢复自己在工作和家庭中的角色。

  就我自身的感受来说,生育是女性最美好的经历。假如哪天助产士在德国消亡,我已经答应女儿们,将充当她们的全职月嫂,没有禁忌,不计报酬。

 
相关新闻
阿富汗首都炸弹袭击致两百余人伤亡 国际社会谴责

中新社北京1月28日电 综合消息:阿富汗官方27日晚称,当天发生在首都喀布尔的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已经造成两百余人伤亡。死伤人数有可能继续上升。国际社会纷纷对袭击事件予以谴责。   据阿富汗当地媒体援引阿卫生部门的统计,截至27日晚,爆炸袭击已经造成95人死亡,另有163人受伤。袭击发生于当地时间27日下午1点左右,地点位于喀布尔市中心的一处人流密集的街区。...

中国国防部举行2018年新春招待会

中新社北京1月26日电 1月26日晚,中国国防部在八一大楼举行2018年新春招待会,来自80多个国家的驻华武官及夫人260余人应邀出席。   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中央军委委员魏凤和、李作成、苗华、张升民,军委机关各部门、驻京各大单位和武警部队领导出席招待会。   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主任胡昌明代表常万全部长致辞。胡昌明说,2017年,中国共产党胜利...

“冰上丝绸之路”引世界目光 中俄北极开发取得积极进展

2017年9月12日,中国货轮“天健”轮与“天乐”轮在楚科奇海与东西伯利亚海交界处的德朗海峡相遇。   新华社发   “冰上丝绸之路”吸引世界目光   本报记者 管克江 裴广江 万 宇 曲 颂 黄云迪   “中国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1月26日,中...

中国首个地学科普规划发布 明确两个阶段科普工作目标

我国首个地学科普规划发布   本报北京1月27日电 (记者常钦)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京发布《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学技术普及规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首个地学科普规划。   《规划》明确了中国地质调查局2020年、2025年两个阶段的科普工作目标。按照规划,到2020年,在天然气水合物、地球深部探测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科学普及示...

解读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明确自身定位助推国际合作

中新社北京1月27日电 (记者 张蔚然)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对外发表的第一份北极政策文件,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指导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纲领性文件。   中方发表这份白皮书的时机引人关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战略研究室主任张侠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制定北极政策是各国通常做法,在主要大国当中,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