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  >> 正文

舌尖上的Made in China亮相全球 韩国泡菜被攻陷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舌尖上的“Made in China”惊艳全球

  最近一段时间,韩国人被中国产泡菜“包围”了,意大利番茄酱的“中国身份”被揭秘了,西方人最爱吃的有“贵族食品”、“黑色黄金”之称的鱼子酱如今也可以中国制造了。

  “Made in China”在世界饮食市场的频频刷屏,令一些国家惊叹不已又充满好奇……

  2018年1月17日,据韩联社报道,一向以泡菜自豪的韩国,去年竟然成为泡菜贸易中赤字的一方。而中国生产的泡菜因物美价廉,大举进入韩国市场,摆上了韩国人的餐桌。

 

  韩国辛奇公司CEO洪金宽表示,韩国泡菜的传统家庭作坊氛围在现代社会已越来越难见到,人们早已习惯购买包装好的成品泡菜。一位泡菜师傅认为,如果不加以保护的话,韩国泡菜文化传统存在着失传的可能,这并非耸人听闻。韩媒惊呼韩国作为“泡菜宗主国”太丢脸了。

  2018年1月15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简称澳网)在墨尔本拉开序幕,却因售卖中国生产的瓶装矿泉水,遭到了一些澳媒和网民的炮轰,甚至被贴上了“不爱国”的标签。一些澳大利亚网友觉得自己国家也不缺饮用水,为什么要从中国进口?简直是个“笑话”。也有澳网友称,从中国进口是正常的贸易往来,怎么就不可以?

  2018年1月7日,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报道,享誉世界的意大利番茄酱事实上并非来自意大利生产的西红柿,大多数是用中国生产的西红柿制造的,揭秘了意大利番茄酱的“身世之谜”。因为按照现行规定,食材在欧洲进行加工处理后,就不需标明原材料的来源国。奥地利电视台记者还拍摄了一部《来自中国的意大利番茄酱》纪录片,报道了中国产的西红柿都经历了哪些海外之旅,从而走向世界的。

  2017年12月20日,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报道,如今世界35%的鱼子酱都来自中国,而且这些鱼子酱不是便宜的替代品。中国浙江一家企业成功突围,使原来多出产于伊朗、俄罗斯等国的西方传统高级食材鱼子酱的主要来源地悄悄向中国转移,并打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中国鱼子酱”不仅登上德国汉莎航空头等舱,还亮相奥斯卡晚宴、出现在G20杭州峰会欢迎晚宴上。

  国外一些舆论表明:人们对“中国制造”的当地传统食品情感复杂。他们一面享受着中国饮食带来的便利生活,一面又担心被中国制造“侵占”;一面惊讶于中国饮食在制作工艺、品质上的提升,一面又用刻板印象进行否定。

  其实,自古以来,美食就是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使者。西食东渐、东食西传早已是中外饮食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正如韩国餐桌上出现中国泡菜一样,美式汉堡、俄罗斯大列巴、法国葡萄酒、意大利面和披萨等西式餐饮,也同样出现在了中国的餐桌上。

  同时,食品贸易历来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带动了各国的进出口贸易,也为各国带来了切实的经济收益。

  在互联网构建的“全球便利店”里,中国制造为“地球村”提供了中国式便利,也欢迎其他国家为世界民众提供更好的生活,更多元的选择。

  (文字综合新华网、国际在线、环球时报、参考消息等)


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sh/2018/01-22/8429770.shtml

相关新闻
水陆两栖大飞机AG600首飞成功 一架飞机带起一片产业

AG600首飞成功,是继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后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一架飞机带起一片产业(产经观察)   本报记者 赵展慧   近日,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首飞成功,党中央、国务院发贺电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AG600与运—20大型运输机、C919大型喷气式客机一起,被称为中国大飞机“三兄弟”。   比起两位“兄长”,AG600飞机...

《中国新相亲》首播 嘉宾带着爸妈找对象引热议

张国立(左)、陈辰搭档主持《中国新相亲》。   新亮相的婚恋节目《中国新相亲》中,“月老”张国立的睿智和幽默俘获了不少观众的心。节目中,父母意见对男女嘉宾择偶有很大影响,这一点也引起了不小争议:对真正的相亲来说,有父母把关是不是更放心?对此,观众们的看法不一。 ...

中国要帮阿军在两国边境建基地?俄媒这样分析

【环球网军事1月22日报道】“中国在阿富汗的东北部巴达赫尚省与中国接壤的地方建军事基地。中国担心恐怖分子通过中阿边界渗入国内。”包括俄罗斯《消息报》在内的多家外国媒体21日报道称,去年12月,中阿两国达成加强在军事领域双边联系的协议。随后,阿富汗国防部代表对媒体表示,...

美国人离不开中国商品 港媒:别国产品无法与中国制造比肩

美国人离不开中国商品 港媒:别国产品无法与中国制造比肩   参考消息网1月22日报道 港媒称,中国内地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可能令美国官员头疼,但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替代从中国内地工厂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商品。   香港《南华早报》1月15日刊登题为《尽管白宫渴望发起一场贸易战,但美国人喜欢中国工厂生产的商品》的报道称,人们认为2017年中国内地对美贸易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