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年伊始朝鲜突然展开的“微笑攻势”以及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快速转暖的新变化,美国终于沉不住气开始动手搅局了。
1月16日,美国费尽心机地撇开中、俄两大当事国,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了由其牵头拼凑起来的20个国家的外长和代表列席参加的所谓“朝鲜半岛安全稳定外长会议”。与会国家做出一个决定,继续对朝鲜保持最大限度施压,同时防止朝鲜借局势转暖之机逃避国际制裁。
引人关注的是,这次奇葩会议的参与国家大多是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联合国军”成员,它们对解决朝核问题和朝鲜半岛局势变化而言多数属于“局外国家”,并不存在核心利益关切。对此,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讽刺称,“这些国家到底和朝鲜半岛有什么关系?”
对美国在朝鲜半岛局势缓和之际“故意开倒车”的习惯性举动,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国际社会要睁大眼睛,看谁才是和平解决半岛核问题的推动者,谁将成为导致局势重返紧张的破坏者。”
应当说,年初以来朝韩两国攻坚克难好不容易抓住了“冬奥外交”的难得契机,双方就朝鲜代表团访韩参奥、恢复军事热线联络、离散家属团聚、红十字会会谈、停止敌对性广播、军事部门会谈等广泛议题展开了多部门、高级别、多场次的对话磋商,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会谈成果。朝韩两国以持续的行动,对外界释放了推动双边关系朝着持续缓和方向转变的积极信号。毫无疑问,这有助于增进朝鲜半岛局势的稳定与和平,也是国际社会一直期待和乐见其成的,但恰恰戳到了美国等一些国家的痛点之处。
实际上,美国一直不希望朝鲜半岛局势进入稳定有序、健康发展的正常状态。美国认为,这种局面无助于其“重返亚太”和经略“印太”地区,当然也不利于美国按照自己的意愿偏好和利益诉求来维护地区优势与霸权地位。妥善解决朝核问题是国际社会的长期夙愿和东北亚国家的热切期盼,但美国总是在该问题解决已经达成了阶段性谅解之后就提出新的只对其具有“正当性”的无理要求。可以说,美国丝毫不顾及其他国家的合理利益关切,对整个地区的安全与和平也熟视无睹。
究其原因,美国需要朝鲜以“邪恶轴心”、“无赖国家”等面目来充当名义上的“敌人”角色,以便在亚太地区谋势布局,维系并强化美国在该地区的多对同盟关系,由此达到抵近牵制和有效遏制美国臆断中的潜在竞争对手的战略目的。也就是说,美国需要朝鲜作为“敌人”站在前台,以便其完善和强化在该地区的前沿战略部署,实现遏制潜在对手、管控同盟关系、再造霸权优势的战略目标,而朝鲜拥核则为美国展开这一国家战略提供了最好的理由。
从常理来说,妥善解决朝核问题的最佳时机应是在朝鲜核能力建设的起步阶段,这时朝鲜并没有拥核的坚定意志,借此以换取实利好处是其首要目的。对此,美国是心知肚明的。这直接促成了美朝两国在1994年签署了《日内瓦核框架协议》。此后,朝核问题的二次爆发虽然与美朝之间缺少足够的战略互信不无关系,但根本上在于,美国已经把朝核问题视为可以“地区化”来谋取私利的战略问题,而不再是“双边性”的解决彼此安全关切的战术问题,分界点是小布什总统上台以后,而美国的战略逻辑则如前所述。
如此一来,就可以解释美国早在1998年克林顿时期已经发现朝鲜并未遵守核框架协议再次启动了核研发进程后依然默不做声,反而在2000年积极支持金正日与金大中举行“世纪会谈”,并派遣时任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问平壤以探讨克林顿访问朝鲜可能性等相关事宜的原因所在了。此时,朝核问题仍是美朝之间“双边性”的战术问题,美国也没有形成“重返亚太”的强烈国家意志。伴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越来越坚定明确,朝核问题发生了根本的性质变化,并成为美国布局亚太地区的一记重手棋。
目前,特朗普政府把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由“亚太”地区转向“印太”地区,这显然不是地缘战略区域进一步扩大这么简单,而是植入了新的地缘战略支点,也意味着朝鲜半岛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地缘支点价值更加突显。美国并不希望朝鲜半岛再次“生战”,但持续“生乱”符合其国家战略诉求。美国通过撺掇召开所谓“朝鲜半岛安全稳定外长会议”,意在绑缚韩国手脚,破坏缓和根基并不牢靠的朝韩关系,旨在从内部瓦解朝韩关系缓和的意志基础,让其受困受制而自行完结。
不过,历史经验表明,朝鲜半岛局势变化不取决于某一国家的战略意志,美国置中、俄两大当事国于“边缘化”地位的图谋难以成行,美国主导的所谓“朝鲜半岛安全稳定外长会议”也无法取代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机制及其他已有的对话机制。美国在朝鲜半岛局势处于难得缓和之际却“故意开倒车”,搞不好就让自己的车撞到了自己的人或是撞上了自家的墙,到头来是得不偿失。
(郭锐,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海外网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