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西方一些国家怕是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天的自己会如此惧怕中国。
12月15日,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用中文高喊“澳大利亚人民站起来了”,意在指责中国对其进行“政治干预”;无独有偶,12月10日,德国指控中国试图在德培养亲中的政治家,还专门举行了关于中国不断增长的影响力的听证会;就连长期占据世界中心置的美国,也坐不住了,在前几天的《国家安全战略》中,直指中国是“修正主义国家”、“战略竞争对手”……
当然,最“气势汹汹”,也貌似最“言辞凿凿”的,还要数最近《经济学人》的封面文章——《锐实力:中国影响力的新模式》。这篇文章不仅援引了很多所谓政治学理论,称这是一把“能穿透文化壁垒,改变西方价值观的利刃”,还为一众西方国家敲响了“边鼓”,传播很广。
既然对中国的给予了如此“高”的评价,本着开放的心态,那我们不妨也来学习一下呗。
今年12月16日《经济学人》封面使用了错误地图
“锐实力”
“锐实力”到底是什么意思?
为了解释这个概念,《经济学人》颇费周章地引入了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理论——“修昔底德陷阱”。就是说,当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挑战现有的超级大国,战争常常会随之到来。很明显,这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指的就是中国,而现在的超级大国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