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 >> 国际社会  >> 正文

国际治理:中国从追随者向参与者、领跑者过渡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国际治理:中国从追随者向参与者、领跑者过渡

  本报上海11月15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堵力)28岁的意大利小伙安卓尔·李安风刚刚博士毕业,便与复旦大学签了为期两年的助理研究员合同,他的研究方向是地中海沿岸的地缘政治。

  “中国是很受欧洲学生欢迎的学习目的地,而在欧洲,中国留学生也是欧洲大学中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通过我们的英才教育计划,让优秀的科技人员能够到国外进行交流合作,到目前,已经向515名中国博士生或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奖学金,让他们来欧洲做研究。与此同时,我们也资助了超过两百名欧洲的研究员到中国进行研究,他们主要来自意大利和德国。”欧盟教育、文化、青年和体育委员瑙夫劳契奇说。

  11月15日下午,作为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四次会议配套活动,瑙夫劳契奇一行到访复旦大学。他发表演讲并和200多名师生进行了互动。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表示,复旦大学已与56个欧盟国家大学签署了校级合作协议,2015年至2017年3年,有26个欧盟国家的留学生共计3381人次到复旦大学深造。

  据介绍,复旦大学是国内最早研究欧共体与欧盟的高校之一,1993年成立了欧洲问题研究中心,致力于组织和开展对欧盟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及内外关系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该中心是教育部地区与国别研究基地和中欧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还是中国欧洲学会欧盟研究分会的发起和挂靠单位,亦是欧盟委员会命名的优秀让·莫内中心。该中心有3名教授被欧盟委员会授予“让·莫内教授”荣誉称号。

  “现在欧洲来的留学生学习内容发生了转变。”获得“让·莫内教授”称号的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说,过去大家来中国多是学语言、传统文化、按摩针灸,现在复旦的国际班学生更多是来学经济、学国际治理。

  他认为,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的背景下,2012年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启动后的这5年,对中欧关系持续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中欧现在的学术交流已经更加对等了。在全球治理方面,中国从向西方、向欧洲学习的追随者变成了参与者、研究者,在某些方面还是领跑者。”张骥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副教授,此次负责接待瑙夫劳契奇。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复旦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这位35岁的学者感受最深的是,中国学者现在的使命是必须要提出中国崛起后,要在国际发展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欧洲一向倡导多边主义,中欧在这方面有共识。特别是在今天美国在全球治理中开始有所退缩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什么都靠跟随西方学习,而是必须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张骥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例,过去西方国家都指责中国的碳排放问题,要求中国必须改。随着中国政府提出新发展理念,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的主动诉求。如今,中国在气候变化方面成为全球治理的引领者,欧洲非常认同中国这样的理念和行为,美国则选择退出《巴黎协定》。据介绍,在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框架下,目前复旦大学与欧盟国家伙伴大学共建了5所孔子学院,与哥本哈根大学合作成立了“复旦-欧洲中国研究中心”,致力于深化中欧的学术伙伴关系,引领中国研究领域的新视角,推动全世界范围内的当代中国研究。


(原标题:国际治理:中国从追随者向参与者、领跑者过渡)

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gn/2017/11-16/8377673.shtml

相关新闻
中国成为世界在轨气象卫星数量最多国家

我国成为世界在轨气象卫星数量最多国家   本报北京11月15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作为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第四颗卫星,风云三号04星于今天凌晨2时35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经在轨测试后,该星将投入业务运行,成为我国低轨道下午观测的主卫星,与此前发射的风云三号C星组网,形成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上下午观...

中国铁路总公司:对于任何铁路工程质量问题绝不放过

资料图:沪昆高铁穿隧道而过。(图文无关)中新网记者 李泊静 摄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 周音)2017年进入汛期以后,沪昆高铁贵州段连续出现强降雨天气,个别隧道暴露了开裂、漏水等质量隐患。中国铁路总公司16日表示,对于任何铁路工程质量问题,铁路部门绝不放过,一定全力...

习近平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习近平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在新时代的外交战略与蓝图设计。   习近平此次出访越南、老挝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周边外交的开篇之作,中国外交在新时代的蓝图如何勾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怎样开启?   ★   如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九大   习近平...

中国构建航天系统路线图:2045年全面建成航天强国

我国构建未来航天运输系统路线图:2045年全面建成航天强国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的奋斗目标。今天(16日)是我国运载火箭事业正式起步60周年的纪念日,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我国正在构建未来航天运输系统路线图,按计划,到2045年,我国将全面建成航天强国。   运载火箭是人类进入空间的基础运输工具,有专家称:“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

综述:国际政要点赞全球气候治理“中国贡献”

中新社波恩11月15日电 (记者 彭大伟 李晓喻)联合国波恩气候大会高级别会议于15日拉开帷幕,多位国际政要和政府代表团负责人当天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对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作出的贡献、提出的方案表示高度赞赏,并预计中国未来将有望通过经济转型实现低碳可持续的增长。   联合国主管经济与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刘振民表示,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