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际 >> 国际社会  >> 正文
新闻

Note7停产 韩专家呼吁三星彻查反思重拾消费者信任(2)

www.taihainet.com 2016-10-15 07:48 来源: 中新网

  “在发生首起手机爆炸事故后的9天之内就判断起火原因是电池生产工艺的问题,让人感到惊讶。原因的公布实在有些操之过急”,韩国东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教授金点寿提出了上述质疑。

  另外,韩国媒体对于三星公司在事故初期的应急处理机制也提出了批评。

  韩国媒体认为,在事故初期,三星电子急于表态为已上市的250万部手机调换新品或退款,这种号称“创新性”的处理方式确实赢得了一些消费者的认可,但“在未调查清楚真正原因前就做此处理,其处理结果自然会引发新的问题”。韩国媒体指出,更换后的新机再次发生事故彻底打击了消费者对三星手机的信心,令三星市场、信誉皆失。

  利润缩水 重创韩国经济

  为尽快消除负面影响,让消费者对三星重拾信任,韩国专家纷纷建言献策。

  有专家表示,三星不能在宣布Note7停产、停售后,掩盖问题转而推出下一款新产品,而应彻底查明手机起火原因、对发生问题的根源进行反思,然后再制订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对策。唯有如此作为,才能不让消费者失望,使一直信赖三星品牌的消费者继续安心使用三星的产品。

  10月11日,《韩国经济》也发表报道称,在三星Note7手机停产、停售后,三星应彻查并强化质量管理。

  另有专家指出,三星公司有必要反思当前的“速度至上主义”经营模式。首尔大学经营学院教授李京默表示:“虽然速度战是三星电子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鉴于产品的复杂性日益增大,应在品质管理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电子受Note7停产影响,第三季度营业利润损失了2.6万亿韩元(约合154亿元人民币)。而且,三星Note7手机的失败不仅影响了三星企业的利润,对赖以依靠大企业的韩国经济也造成了极大创伤。

  近期,韩国经济因该国第一大海运巨头企业韩进海运申请破产、现代汽车因产品缺陷深陷召回泥潭、铁路罢工导致物流大乱等问题正处“多事之秋”,三星Note7手机“爆燃门”事件令三星营业利润大受损失,对韩国经济来说无疑又是一记重击。

  10月11日,韩国《东亚日报》以“三星现代同陷困境 韩经济转型阵痛不断”为题,对三星“爆燃门”事件对韩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报道。

  针对三星电子当前面临的困境,尽管各路专家积极“问诊把脉”,但是三星电子能否化危机为机遇,重拾消费者信任,只能留给时间来检验。

上一页 1 2下一页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台海网官方微信(taihai101)

  • 台海网微信

  • 厦门微公益

  • 海峡导报微信

  • 厦门第一时间

相关新闻

  • 消费者质疑历峰集团欺诈:名表保养后金色零件变钢制
  • 限量型名表保养后金色零件变钢制   消费者质疑历峰集团存欺诈   家住上海的陈先生2014年6月通过上海员工及亲友特卖会,以内购价格买了一块罗杰杜彼品牌腕表。罗杰杜彼品牌属于全球第二大奢侈品集团——历峰集团旗下。这块原价25万元的限量型腕表在全球只有28块,可谓...
  • 本周日多位专家在中山公园为患者义诊
  • 台海网10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 通讯员 李丹)本周日(16日)上午8:30,厦大附属成功医院和厦大附属眼科医院的多位专家将现场为患者提供免费问诊和健康咨询,义诊活动将同时在两个地点进行。   分别是厦门中山公园南大门前广场和厦大思明校区三家村。   此次义...
  • 榕卖场开始受理Note7退换货 三星暂未公布召回细则
  • 台海网10月13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 三星11日宣布无条件召回此前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的19万多台GalaxyNote7,昨日记者获悉,目前福州一些三星手机的实体店换购退货渠道已开通。不过,由于三星暂未公布召回的细则,消费者退换货仍有一些疑问。 除了实体店,目前各大电商也已...
  • 马尾一超市销售过期食品 消费者获41倍赔偿
  • 台海网10月13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昨日,福州马尾区市场监管局投诉举报中心成功调解一起食品消费纠纷,消费者获41倍赔偿金。10月11日中午,消费者李先生向12315投诉称,当天在某超市买东西,结账后发现其中“欧乐牌巧克力奶油蛋糕”已经过期。 接诉后,工作人员立即联系消...
  • 戒烟“神器”存在健康隐患 厦门疾控专家:当心“电子烟”
  • 台海网10月13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形似真烟的外形,标识不明的包装,拥有多种不同口味,吸一口即可“吞云吐雾”……厦门市疾控专家提醒市民,电子烟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不仅没有生产日期、厂名厂址等信息,也没有标明其中的成分。更糟糕的是,电子烟所带来的健康隐...

关于台海网 - 导报广告价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友情链接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算举报电话:0592-968801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4) 闽ICP备07001623号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版权声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台海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