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聚焦  >> 正文

规模化应用提速: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跑”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3月27日,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与会嘉宾和记者在观看一款名为“Adam”的人形机器人表演太极拳。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题:规模化应用提速: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跑”

  新华社记者阳娜、魏梦佳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人形机器人“夸父”每天都很忙。它承担着迎宾工作,为公众解答疑问、提供讲解和指引服务等,碰到不认路的情况也能自如带路。

  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郭达表示:“‘夸父’有着近1.7米的身高和聪明的大脑,可进行人机交互,还能干活,目前已应用于高校教学、展厅讲解、汽车工厂等场景,未来有望走进家庭提供服务。”

  在年会现场,多款人形机器人在展厅内或自如行走、或与观众握手互动、或演奏乐器,通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成为业内探讨的重点话题。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的“中关村论坛智能体”和来自15家企业的近百台人形机器人携手“上岗”为参会者提供服务,活跃在迎宾、交流、主持、表演等场景。

  当前,在具身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加持之下,中国人形机器人正加快迭代进化,并逐步拓展生产生活应用场景。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中国持有的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过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三分之二。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处于创新爆发期,人工智能赋能机器人的效果愈加彰显。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发布的《具身智能发展报告(2024年)》认为,具身智能通过模拟人类大脑的“智能”和不同形态的机器人“身体”,将在多个领域释放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成为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步。中国电子学会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

  来自北京的天工Ultra能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行走,还能攀爬35厘米高的台阶,目前正备战今年4月在京举行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Digit机器人被部署在物流仓库中,可感知、抓取货箱并移动到传送带上;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已进入奥迪一汽生产基地“打工”,承担空调泄漏检测工作……近来,中国人形机器人在各领域不断“出圈”。

  继去年发布了通用人形机器人硬件母平台“天工”后,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今年3月又发布了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中心总经理熊友军表示:“‘慧思开物’平台将为人形机器人配备‘大脑’和‘小脑’,在完成相关场景的训练之后,机器人完成应用部署的时间可以大幅降低。我们已在特种危险作业、智能制造等场景中进行机器人替代人作业的测试,未来还将积极探索更多应用场景。”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星动纪元创始人陈建宇表示,通用机器人一定要跟物理世界打交道,通过预训练提高它对物理世界的理解,以此提升它的泛化能力和性能。

3月27日,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在调试人形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024年,工信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智能制造、家庭服务和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有望首先应用人形机器人作业。

  近日,北京发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力图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设立了总规模1000亿元、存续期15年的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领域;广东、四川、山西等多地政府工作报告都对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未来产业做了重点布局。

  北京市经信局副局长苏国斌表示,北京已将具身智能确立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方向。“现在,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大脑-小脑-本体’协同创新的技术路径,具身智能技术正处于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应用转化的关键阶段。”

  业内普遍认为,中国多年来在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的布局、各项支持政策的发布,以及具身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发展,有力推动了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市场充分认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可能性,并将其视为重要赛道。

  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晓琨说:“没想到的是,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夸父’一季度的交付订单已达250台左右,这是我们之前定的今年上半年的指标。”

  宇树科技副总经理王启舟介绍,目前宇树科技正处在攻关量产的周期,重点攻克如何缩短生产周期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的良品率。“现阶段人形机器人干活更多是依赖预训练,未来要实现人形机器人自主地、具有泛化能力地干活。”

相关新闻
人形机器人距离商业化还有多远?

3月27日,主题为“促进经济复苏:科技企业的机会与挑战”的分论坛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举行。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vivo”)、机器人初创企业星海图(北京)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云”)等科技企业围绕机器人技术瓶颈、产业链整合、落地场景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随着今年“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

爆单!它,彻底火了!订单多到紧急下架......

开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的热度一路走高,让不少商家嗅到了商机。近段时间,随着机器人应用场景不断上新,机器人租赁市场十分火爆,有的机器人日租金超过万元,仍然业务繁忙。   湖南张家界武陵源景区里最近热闹非凡,机器人正热情地和游客打招呼、引导游客检票乘车、互动留影,现场笑声不断,不少中外游客都对这样的文旅体验感到新奇。      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

湖北: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组图】

  3月24日,在武汉灏存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成员在调试人形机器人运动神经中枢系统。   近年来,湖北省加大对科技创新主体引培,依托省内强大的科研力量和产业基础,组织省内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进行科研攻关,以“用”为导向,全力拓展应用场景,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

仿人步态、空翻腾跃 人形机器人如何突破“运动极限”

阅读提示   机器人直膝行走、空翻腾跃等动作融合了多个领域的尖端技术,每一个动作细节的背后,都蕴含着极高的技术含量,这不仅充分展示了企业出色的创新研发实力,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机器人技术的无限遐想。   3月9日,一台身高1.38米、体重40千克的人形机器人在广东深圳人才公园奋力奔跑,穿行在运动人群中,引得不少行人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   机器人开始...

人形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企业积极探索商业化路径

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化身”记者参与两会报道;在湖南长沙,人形机器人穿上“红马甲”,作为志愿者与居民互动;在浙江,人形机器人走进工厂搬运物料……当下,人形机器人在全国多地“开花”,科幻电影中的画面正逐步走进现实生活。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是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