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聚焦  >> 正文

新华鲜报丨从杂交水稻到人工智能 中国对外援助“小而美”项目共创“大心愿”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开展1700多期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计划向全球南方国家提供10万个研修培训名额、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成为援外新关注点……

  3月17日在京举行的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李明介绍了中国对外发展援助“小而美”项目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计划。

  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优先事项,中国援外“小而美”项目接地气、聚人心、低成本、可持续,在全球各地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落地生根,成为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亮丽名片。

  长期以来,中国重视对接受援方需求,对外发展援助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在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一批项目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快,擦亮民心相通的金字招牌。

  在莱索托,“10平方米菌草菇栽培模式”让缺地农民年产1.2吨新鲜菌草菇,生活有了保障;从中国引进杂交水稻后,布基纳法索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基本实现大米“零进口”;在马达加斯加,中国援建一条19公里的公路,连接该国重要鸡蛋产区,显著改善养殖户鸡蛋运输条件减少鸡蛋破损,当地人亲切称为“鸡蛋路”……

  这是2022年5月3日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郊区拍摄的由中国政府无偿援建的“鸡蛋路”。新华社发(西塔卡·拉乔纳里松 摄)

  中国开展以青蒿素为核心的大规模国际抗疟援助,累计提供青蒿素药品数十亿人份,仅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就有约2.4亿人受益。

  一粒种子使三餐有了着落,一条道路使生活更有奔头,一款药剂为健康保驾护航。

  援坦桑尼亚宽带项目,使该国电话资费降低58%、互联网资费降低75%;推动建设中非卫星遥感应用合作中心,利用数字技术提高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为巴基斯坦、老挝、埃及等1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援建数字基础设施项目,涵盖互联网、电子政务、智能交通……

  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这是中国对外发展援助“小而美”项目的突出魅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形成一批示范性合作成果。

  2024年2月15日,在亚的斯亚贝巴的埃塞俄比亚联邦职业技术培训学院,鲁班工坊中方负责人与当地教师交流教学内容。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2025年,中国援外“小而美”项目有哪些新进展?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水平长足进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蓝色经济……这些前沿领域,正成为援外的新关注点。

  2021年揭牌运营的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被非盟确定为面向全非洲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训中心,在工坊实训室门口的照片墙上,张贴着企业主动寄来的毕业生工作照。如今,鲁班工坊的毕业生已遍布非洲多个国家。

  “专业设置面向工业传感器、机电一体化、工业控制、工业机器人等四个方向。”鲁班工坊共建方埃塞联邦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副校长加布雷格齐亚贝尔说,“随着鲁班工坊惠及更多国家,将帮助更多非洲年轻人实现高质量就业。”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2025年计划实施2000余个援外培训项目、培训5万多人,涵盖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17项目标。”李明说,“未来中方将紧密围绕三大全球倡议设计项目,向全球南方国家提供10万个研修培训名额。”

  2024年3月28日,外国留学生在福建农林大学国际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食用菌菇实验室了解菌草菇的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

  据悉,中方汇聚多元发展资源,把40亿美元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打造成多边“小而美”民生项目的主要动力源,目前已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粮食计划署、工业发展组织在内的20多个国际组织在基金框架内开展合作。

  “我们将继续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推进全球发展倡议落实落细,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新动能。”李明说。

  一个个“小而美”的项目,正汇聚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大心愿”。

  策划:陈芳

  记者:王慧慧、曹嘉玥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相关新闻
抓住“人工智能+”发展黄金时期 开辟消费升级新赛道

春潮涌动,万物勃发。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加速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脑机接口、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   从智能穿戴设备、汽车自动驾驶到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创造全新的消费场景和体...

安全稳妥有序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在金融领域应用

央行官网3月17日发布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召开2025年科技工作会议。会议总结2024年科技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其中提到,加快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安全稳妥有序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在金融领域应用。   会议认为,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科技条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开拓创新、担当作为,数字央行规划建设有序推进,科技体...

促进“人工智能+消费” 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人工智能+”在消费领域的拓展勾勒出清晰的路径。《方案》提出,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加速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脑机接口、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经济社会各个领...

学习时节|这项“战略性技术”,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人工智能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

泉州拟部署人工智能算力中心

泉企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图为安踏一体化产业园多层穿梭车库内的机器人正在工作。(企供) 日前,我省出台《福建省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6年,数字化全面赋能取得重要进展,在政府运行、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