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聚焦  >> 正文

商代铜鸮卣内发现3000年前蒸馏酒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华社济南1月14日电(记者邵鲁文、陈国峰)济南市考古研究院所藏的一件商代铜鸮卣内残存的液体日前被证实是蒸馏酒,这将我国发现蒸馏酒的年代追溯至3000年前的商代。

  这件铜鸮卣是2010年12月,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在济南大辛庄遗址发掘的M257墓葬中出土的,时代为商代晚期。器物出土时,考古人员能够明显感受到内部有少量液体,但由于器盖和器身已经牢牢结合在一起,迟迟未能开启。近日,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的文物修复人员对铜鸮卣的锈蚀部分进行处理,打开了器盖。器内液体标本被密封送往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证实是3000年前的蒸馏酒。

  检测出3000年前蒸馏酒的商代铜鸮卣。(受访单位供图)

  据检测项目负责人、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副研究员吴朦说,经过检测发现,铜鸮卣内残存的液体存在乙醇等成分,确定是酒类。果酒、米酒,只有发酵没有蒸馏环节,会留下糖类、蛋白质等物质,即便长时间埋藏也不会完全降解。而这件铜鸮卣内残存的液体长期保存在封闭的无氧环境中,经过鉴定,只有水、乙醇、乙酸乙酯等成分,是采用蒸馏工艺制作的酒。

  吴朦介绍,中国蒸馏酒的起源研究一直是科技史和酒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国内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陆续有汉代的蒸馏器实物出土,包括海昏侯墓出土了西汉的蒸馏器,西安张家堡新莽墓葬出土了新莽时期的蒸馏器。这些考古发现表明,至少在汉代中国已经有了蒸馏技术。

  “但当时,蒸馏技术是否被用来制作蒸馏酒尚不可定论。”吴朦说,此前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利用多种分析方法检测,鉴定烟台三十里堡汉墓群出土的酒为蒸馏酒,证明了汉代的蒸馏技术已经被用来制作蒸馏酒。而此次大辛庄遗址铜鸮卣内的液体样品,检测为蒸馏酒,将中国制作蒸馏酒的时间又向前追溯至3000年前。

相关新闻
2024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2024年度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13日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举行,共评选出入选项目6项,入围项目3项。入选项目包括富平石川河流域旧石器时代遗址群、长武谢家河遗址、富平长春西周遗址、宝鸡魏家崖遗址、隋唐长安城安化门遗址考古、西安北里王北宋范氏家族墓地,入围项目包括汉文帝霸陵祔葬墓、泾阳小堡子西汉列侯墓园、西安贾里村唐代墓地。 ...

陕西周原遗址又有考古新发现 出土“秦人”字样甲骨

  记者12月28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2024年陕西周原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又有新进展,发现了先周文化大型夯土建筑群,以及西周时期宫城、小城、大城三重城墙,出土了200余片卜甲、卜骨,初步辨识出刻辞180字,内容有“秦人”等。 这是周原遗址的宫城西北角。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寻秘塔尼斯【组图】

  这是10月12日在埃及东部省拍摄的塔尼斯遗址一隅。   塔尼斯位于埃及尼罗河三角洲东北部,曾是古埃及第二十一和二十二王朝时期的重要城市。如今的塔尼斯遗址存有大门、石柱、方尖碑、雕像、神庙、皇家墓地等珍贵遗迹,是埃及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   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  ...

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业态“上新”

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业态“上新” 去万寿岩看昆虫琥珀 游客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了解昆虫琥珀的知识。 世界第一枚虾琥珀、世界最大螃蟹琥珀、世界最大的蚊类交尾琥珀、全球体型最大的鞭蝎琥珀、世界最稀有的蝴蝶琥珀、触角夸张的“大角蝽”、最早的蘑菇琥珀、惊艳的恐龙羽毛……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