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聚焦  >> 正文

中国成功在大型煤田沉陷区上种植水稻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由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和安徽理工大学合作在采煤地表沉陷浅水区水面种植的水稻(8月22日拍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陈彬摄)

中国南方一片曾经的采煤沉陷区上,一批试种水稻品种完成头茬收割。

  水中浮田上,沉甸甸的稻穗从稻杆中抽出后微微垂下,不时有鱼跃出水面。曾经沉寂的采煤沉陷区,如今是生机勃勃的水域。

  这个试图实现“水面种植水稻,水下渔业养殖”的采煤地表沉陷浅水区种植养殖项目,由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和安徽理工大学合作完成。项目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顾桥镇,涵盖50亩水稻试种。

  该项目首批试种品种日前完成收割。包括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听取汇报、查阅材料、质询讨论,对项目给出了评估意见:已收割的水稻“品质符合国家标准”,水稻种植还“对试种区水质具有改善作用”。

  6月6日,项目工作人员在观察水稻长势。新华社发(谢睿摄)

  “这是国内首个在大面积沉陷区水面开展的水稻种植项目。”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教授崔红标说,他在团队主要负责水稻种植营养机制的研发。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解宏绪表示,这一项目填补了中国采煤沉陷区绿色治理的空白。

  同有的国家一样,多年的煤炭开采让中国一些地方形成不少沉陷区。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科研数据和专家测算,中国采煤沉陷区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安徽所在的中国中部,采煤沉陷区面积约占全国存量的70%。

  解宏绪说,一些采煤地表沉陷造成地面建筑物、道路和生态环境被破坏,特别是一些农田被水淹没,制约了矿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所属的淮南煤田是中国东南部地区资源量最大的一块整装煤田。“试点的成功之处在于,形成了非传统耕地资源,有助于破解煤炭开采和耕地保护的矛盾。”该集团董事长王世森说。

  7月30日,项目工作人员在采煤地表沉陷区水面进行田间管理。新华社发(谢睿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认为,通过试验,首次集成了一整套系统的采煤沉陷区水面水稻种植繁育技术,为中国乃至世界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领域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据介绍,项目在实施中使用了无人机、水质分析仪等先进技术手段。目前,团队坚持每日观察和田间管理,以应对抽穗期的病虫害考验。(记者 李亚彪、潘峰)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秋日谷飘香【图】

  8月15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白果镇,村民驾驶农机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   秋收时节,多地水稻陆续成熟,农民忙着开镰收割,田间地头稻谷飘香,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新华社发(曹正平摄)   8月13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普昌镇普昌村,村民在收割稻谷。...

泉州:与台风“格美”“竞速” 灌溉试验站抢收水稻

抢收水稻 今年第3号台风“格美”体积庞大、强度强,目前已经接近24小时警戒线,将正面袭击福建,带来严重风雨影响。为最大程度降低台风对水稻生产带来的损失,在台风来临之前,泉州市灌溉试验中心站工作人员忙着抢收水稻。 昨日,在永春县湖洋镇农场基地,稻穗已饱满成熟,中心站的...

福建省全面实施水稻玉米种植完全成本保险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福建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通知,在全省实施水稻和玉米种植完全成本保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种植收入保险,为两大农作物“上足保险”,更好保障农户收益。   水稻、玉米种植完全成本保险主要针对台风、洪水、寒潮、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及重大病虫鼠害、意外事故、野生动物毁损等风险,保额为每亩1000元,费率分别为3%、4%。财政...

福建科学家破译水稻耐旱基因密码

干旱,严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发育。每年,我国70%以上的中低产田大幅度减产的主要原因就是干旱。如果能在基因层面找到调控水稻耐旱性的“开关”,就能精准选育出更多耐旱性新品种,助力水稻增产。 这样的“开关”由福建科技工作者找到了,而且不止一个。 近日,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张建福研究员、谢华安院士团队在植物学国际期刊《Plant Physiology》发表研究论文,...

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图】

  5月5日,农民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金山街道东元社区的农田里移栽水稻秧苗。   春生夏长,民间有“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的说法。立夏时节,水稻栽插进入大忙季节。   新华社发(赵庆祖摄)   5月5日,农民操作机械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万峰林的田间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