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聚焦  >> 正文

还在摸萌萌的“憨敦敦”?小心感染鼠疫!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盛夏时节,高原草原一碧万顷,四五名游客围在三只旱獭身边,轮流伸手喂食饼干、西瓜等食物。有游客上手抚摸,旱獭也不抗拒,甚至“一脸享受”……

  近年来,这种与旱獭亲密接触的画面,在自媒体平台屡登热门,评论区频现“真可爱”“想摸摸它”等言论。对不少游客而言,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可在专业人士看来,鼠疫的主要宿主动物居然成为“流量密码”,这样的邂逅充满了危险。

  可爱“萌宠”暗藏鼠疫风险

  喜马拉雅旱獭,又称土拨鼠,因其四肢短粗、憨态可掬的形象,成为网络新晋“萌宠”,被部分网民贴上“圆滚滚”“憨敦敦”的标签。

  然而,作为鼠疫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动物,旱獭身上潜藏着我国甲类传染病——鼠疫。据了解,鼠疫是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毒力强、传染快、病死率高。

  随着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包括旱獭在内的各类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多。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中,旱獭的分布区是最为活跃的鼠疫疫源地,也是我国动物和人间鼠疫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梳理发现,2013年至2023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通报显示,鼠疫在个别地区呈散发或突发状态。多起鼠疫疫情与人类接触、食用旱獭有关。

  2009年7月30日,青海省某地发生一起人间鼠疫疫情,造成3人死亡,共有患者12人,疫源是一只野生旱獭;2012年9月,四川省某地村民食用一只旱獭后感染鼠疫死亡;2014年7月,甘肃省某地牧民误入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放牧后确诊鼠疫;2023年8月7日,内蒙古某地报告1例鼠疫确诊病例,相关部门称该病例接触野生动物导致感染……

  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鼠疫预防控制科研究员马英表示,旱獭、鼠兔等野生动物体表寄生虫都携带了很多细菌和病毒,如果人类不去主动接触它们,病毒只在动物之间传播,如果主动接触,那么发生传染性疾病的概率会大增。

  马英表示,在青海,旱獭和鼠兔栖息在同一生境当中,鼠兔为了躲避天敌,经常会钻入旱獭洞内躲避,鼠兔就很容易沾染上旱獭洞内的游离蚤,所以接触旱獭、鼠兔是非常危险的举动,会让人类暴露在传染危险中。

  鼠疫宿主化身“流量密码”不可取

  尽管接触旱獭会面临感染鼠疫的风险,但在部分自媒体平台上,旱獭相关的内容仍屡登热门。

  一些游客分享的视频中,游客抚摸旱獭并投喂饼干,甚至嘴对嘴投喂食物。此类内容往往因其内容猎奇、画面“可爱”,获得较高的浏览、点赞,甚至成为一些博主的“流量密码”。

  记者在互联网平台检索“呆萌土拨鼠”“超可爱土拨鼠”等关键词,可以看到大量有关旱獭的内容,有人近距离投喂,还有人用手抚摸。不少网友评论称“旱獭好可爱,我也要摸”“去哪里找,我也想去看看”“我以前抓过,毛茸茸的”“据说肉质很美味”。更有网友认为,和旱獭亲密接触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

  多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通告称,旱獭所携带的菌株是我国已发现的菌株中致病力最强、最容易导致死亡的菌株。接近、投喂、触摸旱獭非常危险,也不能在旱獭洞周围坐卧休息。为了最大限度降低人间鼠疫疫情,近年来,青海省多地对旱獭密度调查超过国标的地区开展保护性灭杀。

  此外,过多的人为干扰,会改变旱獭、鼠兔的生活习性,存在影响鼠疫防控的风险。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草原站站长仁青卓玛说,人为经常性接触动物,它们自然而然就不再怕人,对鼠疫防治效果也有负面影响。

  严格管理疫源,规范网络传播

  我国鼠疫防控工作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完善的疫情监测、疫情报告系统,具备了快速的鼠疫诊断技术,获得了成熟的鼠疫救治手段。人间鼠疫目前虽然属于散发状态,但依然应当及时提升应对能力,消除潜在隐患。

  目前,青海、甘肃已制定实施《青海省鼠疫防控条例》《甘肃省鼠疫预防和控制条例》,以立法形式规范鼠疫防控工作。专家认为,鼠疫防控既是一项重大公共卫生工作,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和现实的民生项目,地方政府应严格按照《防控条例》规定,进一步加强猎捕、饲养、交易旱獭等鼠疫疫源动物的打击力度。旅游部门及从事旅游经济活动的经营单位要加强对游客的科普宣传,阐明其中风险,

  对于游客而言,不接触旱獭或者其洞穴,更不参与投食、喂食,也不捡拾或者食用其尸体,是避免感染鼠疫的前提。人与野生动物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不打扰它们,遵循自然规律。避免主动接触野生动物,尊重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保持安全距离。

  此外,受访专家认为,由于社交平台具有广泛传播、交互性强等特点,接触旱獭、鼠兔等行为极易形成示范效应,社交平台自身也应加强内容审核机制,定期进行内容核查,确保平台减少传播此类危险行为误导公众的内容,避免接触旱獭、鼠兔等行为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误导公众。

  (记者 李占轶 张龙 王艳)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新闻
云南勐海发现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 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云南勐海县鼠间鼠疫疫情防控指挥部25日通报,该县西定乡一边远村寨发生鼠间鼠疫,且通过主动搜索发现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1名3岁儿童被诊断为疑似腺鼠疫病例,正接受治疗。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已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据通报,距离勐海县城3小时车程的一村寨近日发现3只死因不明的自死鼠,乡政府立即报告县疾控中心。经省地方病防治所和州疾控中心实地调查和结合...

厦门关区今年首次在入境船舶中截获3只活鼠 其身上携带“印鼠客蚤”

台海网4月21日讯 据厦门网报道 4月16日,厦门海关所属泉州海关石狮办在石湖港区某航线进境船舶上捕获3只活鼠,这是厦门关区今年以来严防疫情风险叠加首次在进境船舶上截获活鼠。经实验室检测发现其身上携带重要的鼠疫媒介“印鼠客蚤”。   经鉴定,3只鼠类都是黄胸鼠成鼠,其中一只雌鼠己孕有7只鼠仔。此次在截获鼠类上发现的印鼠客蚤,主要寄生于褐家鼠、黄胸鼠、...

“鼠疫无法治”“5G致失明”均属谣言

鼠疫无药可治?5G手机运用了毫米波,可导致失明?有的牙膏可杀灭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病和胃癌?……这些,都是谣言。昨天,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11月“‘科学’流言榜”,打假谣言。   “鼠疫病死率高达100%,无药可治”近期流传。流言榜辟谣称,历史上鼠疫确实引起过大...

厦门60多年未出现鼠疫疫情

台海网11月2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 陈赟)11月12日晚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卫生健康委、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人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发高度关注,在厦门的我们需要担心吗?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的一种发病急、病程短、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

揭秘!最早“结缘”诺贝尔奖的华人,是咱福州女婿

台海网10月17日讯 据福州晚报微信报道 近期,备受关注的国际热点事件中,必有诺贝尔奖评选一席。 在诺贝尔奖评选历史上,有着不少中国人(含华侨、华人)的身影。较为人所知的有近些年获奖的莫言、屠呦呦。 可你知道吗?若要论起最早与诺贝尔奖结缘的华人,那可是我们福州人的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