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天下 >> 国内聚焦  >> 正文

节令之美|今年“三伏”又是40天,已连续10年如此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7月15日正式入伏,今年的“三伏”又是40天。从2015年至2024年,已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

  所谓“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大约在每年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下旬,正好处于小暑与处暑节气之间,天气最为炎热。待到暑退出伏,早晚才渐有凉意。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三伏”的日期是按照我国古代历法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组成,一共10个;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一共12个。

  天干和地支按顺序搭配,天干在前,地支在后,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可以不重复地记录60个,俗称“六十甲子”。当一轮结束后,再从头开始,进行新一轮的记录,如此循环不绝。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带有“庚”字的日子,称为“庚日”。

  我国传统历法规定,从夏至日开始数起,数到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初伏。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10天,中伏则不固定,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

  为何中伏会有长有短?杨婧解释说,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以今年为例,6月21日夏至,从夏至日算起,第一个庚日是6月25日(庚申日),第二个庚日是7月5日(庚午日),第三个庚日是7月15日(庚辰日),第四个庚日是7月25日(庚寅日),第五个庚日是8月4日(庚子日),8月7日立秋,所以今年在夏至与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中伏就为20天。而在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8月14日(庚戌日)才进入末伏。

  本世纪至今以来,仅有2004、2006、2008、2010、2012和2014这6个年份的“三伏”是30天,其他18个年份的“三伏”都是40天,其中,2015年至2024年,更是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

  “入伏后一般以‘桑拿天’为代表,对公众来说,一定要做好针对性应对,注意防暑降温,尽量安然度夏。”杨婧说。

记者:周润健

  海报制作:方金洋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天津分社联合制作

  节令工作室出品

相关新闻
泉州:防暑降温送清凉 “安全”二字记心间

台海网7月13日讯 (通讯员 吴志锋 刘丽君 记者 林佳圣)近日,泉州高速执法支队三大队结合日常执法工作开展“夏日送清凉 安全记心间”系列活动。   执法员们在日常执法检查过程中,为长途跋涉的司机朋友们递上冰凉的矿泉水,祛除燥热的暑气,滋润他们的心田。在面对执法员的询问和检查时,司机朋友们也比往常更加配合。在检查的同时,执法员还根据当前天气状况,普...

“娘家人”筹款千万元“送清凉” 厦门市总工会走进一线开展高温慰问

台海网7月1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 通讯员 潘书婷 文/图)烈日炎炎、热浪翻滚,在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现场,一线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你们辛苦了!希望大家注意防暑降温!”7月11日,厦门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王雪敏,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邱武伟带队...

副热带高压增强“火力” 厦门局部最高温超37℃

台海网7月1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黄建民)今天,受副热带高压来回摆动影响,厦门天气不稳定,局部地区仍有雷阵雨天气。然而,阵雨难解暑热,今天厦门市区午后最高气温仍在33℃左右,夜晨最低气温大概在27℃。空气相对湿度较大,体感闷热。明起至17日,副热带高压增强“火力”,厦门将持续出现晴热高温天气,预计城区午后最高气温在34℃—35℃,部分镇街最高气温可达37...

福建多地持续高温 人社部门下发通知加强高温天气劳动保护

7月11日,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下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温天气劳动保护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切实做好我省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当前我省正值盛夏,多地持续高温。根据气象预测,未来几天我省仍维持高温天气,全省大部分市县城区最高气温将达35℃以上。 日最高气温达40℃以上 用人单位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通知》提出,各级人力...

热热热!福建高温天气持续在线,注意防暑降温

天气方面 未来三天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福建仍以晴热天气为主,午后局部有阵雨或雷阵雨天气,请关注午后雷阵雨对农业生产户外活动等的不利影响。 气温方面 7日福建大部分县市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其中南平大部、三明大部、福州大部、宁德中东部的城区和其余地区的局部城区最高气温可达37~38℃ 局部39℃。 明后天福建继续维持高温天气,提醒大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