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跟着节气过日子。今天(7月6日)进入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常年此时,我国各地气温持续升高,降水明显增多,天气逐渐由干热转为闷热,万物渐盛、暑气正浓。为了庆祝丰收和祈盼健康,民间有食新、吃三宝、晒伏、吃饺子等习俗。中国天气网特别推出小暑风俗图鉴和小暑全国天气地图,看看这个节气怎么过。
小暑这样过:食新晒伏吃饺子 庆祝丰收祈健康
小暑时节,我国夏季版图进一步扩张,达525万平方公里左右,至此,大部地区都已进入炎热的夏季,热浪滚滚。不过,小暑的炎热里也蕴藏着丰收的希望,阳光充足、雨水丰沛,利于万物生长。人们常以食新、吃三宝、吃饺子、晒伏等习俗庆祝丰收和祈盼健康。
在古代,民间讲究小暑食新迎丰收,即小暑过后家家户户吃新米、尝新酒。农民会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成香喷喷的米饭后,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以此来感谢自然馈赠,庆祝谷物丰收。
“盛夏食饮,最喜清新。”三伏往往在小暑节气期间开启,天气愈加炎热。人们常常觉得食欲不振,所以会更钟爱清凉消暑的食物。在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食俗,头伏吃上一盘素馅的饺子,不仅开胃解馋,还寓意着福气满满。
在南方,小暑讲究吃三宝,即吃黄鳝、莲藕、绿豆芽,清凉又消暑。其中,以吃藕的习俗最为常见,南方水乡会吃蜜汁藕,宋代诗人陶弼曾在《咏藕》一诗的末尾提到“与君消酷暑,瓜李莫相猜”。食藕以七月前期为佳,将鲜藕用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当凉菜吃,实为解暑佳品。
除了这些传统食俗,小暑时节还有“晒伏”的习俗,即家家户户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把长期放置在屋内的衣服、书画等,晾晒在阳光下,使其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小暑看天气:南方开启“桑拿”模式 北方陆续进入雨季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小暑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节气,也是雷暴多发的时节。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北抬,我国降水的“主战场”逐渐向北转移,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结束,北方雨季陆续开启。
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常年小暑节气全国天气地图可以看出,小暑期间,长江中下游会经历从出梅到入伏的过程,进入到一年当中高温闷热天气较多的时节。长江沿线一直到华南北部等地高温盛行,杭州和福州等地还会进入高温日数最多的时节,当地居民要注意防暑降温,可以多喝一些温开水、绿豆汤或含电解质的饮料,谨防中暑。
小暑时节还处于雨季的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强降雨或强对流天气依然多发。华南一带还可能迎接台风的考验,这一带的公众要注意关注当地发布的台风预警预报信息,在台风来袭前,提前加固门窗,储备饮用水、米面等,做好台风防范准备。
而北方常年此时正处于副热带高压北侧,水汽输送条件变好,大部地区将陆续进入雨季,西北东部、黄淮、华北、东北等地出现强降雨的概率在小暑时节增大,西安、郑州、长春等地进入一年中最多雨的阶段。当地小伙伴注意关注最新天气预报,一旦遇到强降雨或强对流天气,注意远离活动板房、灯箱、广告牌等搭建物,并快速躲入室内庇护场所,保障自身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北方高温会逐渐减少,但随着湿度的增加,暑热感仍存,防暑工作还不能松懈。对于西北地区中西部来说,晴热暴晒依然是天气舞台的主角,尤其是新疆南部一带,高温炙烤,酷暑持续不退,小伙伴们外出时,要注意涂抹防晒霜、戴遮阳帽等,做好防晒措施。
“风动莲生香,心静自然凉。”小暑时节,滚烫而热烈,却又不乏惬意的消夏时光。在这个暑热正盛的时节,无论是吃藕食新,还是看流萤飞舞、闻风中荷香,愿大家都能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觅得一方清凉。(策划/张慧 设计/魏来 数据支持/欧阳翼)
(来源:中国天气网)